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樊颖>> >> 正文

《月是故乡明》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23/2/16 14:30:39 作者:樊颖 有1639位读者读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线上的一篇抒情散文,季先生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材编者在导读中提出: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如果有兴趣,再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

     教师用书给出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故乡和往事,并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完成这样的目标并不难:识字任务可以通过课文注音帮助学生识记,通过朗读进行检测;童年往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与小组讨论梳理出来——数星星、捉知了、望明月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容易理解,作者在文中有很明确的表白——“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在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之后,再增添一些内容。

一、对比手法,突出对小月亮的喜爱

      在第5自然段,作者用一整段的篇幅描写自己成长历程中见过的各地的月亮,除了国内的济南和北京,还有全世界的近三十个国家。此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是非常典型的对比,通过两类事物的对比表达对其中一种事物的感情,表达对家乡小月亮的喜爱,对家乡的思念,对童年的怀念。

       这样的方式学生已经学了很多,在五年级上学期,《白鹭》中有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落花生》中有花生和苹果、桃子、杏的对比,《桂花雨》中有家乡桂花和杭州桂花的对比,《父爱之舟》中姑爹的小渔船和绍兴的乌篷船的对比……

       这种对比在不同的课文中反复出现,我就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自己写作尝试运用。

二、诗词引用,为文章增色添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这都是季羡林先生在这篇文章当中引用的诗句。我让学生在书上做笔记——“引用诗句”。同时,我还告诉学生,在我们自己写作时,除了可以引用古诗词,还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歇后语,歌词等。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前后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含哲理,令人心悦诚服。把这样的语句放到文章中,不仅可以增强说服力,还会让自己的文章更有文采,让读者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三、多感官并用,让表达更有层次感

       对于季羡林先生这样的大师来说,《月是故乡明》只能算是一篇小文。就是这样一篇小文,有很多优美的语句。除了前面提到的第五自然段的对世界各地的排比式的描写,我还注意到一个很特别的句子。“每逢望月,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山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课堂上,我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语句时,也有学生找到这一句。我问为什么喜欢这一句时,学生回答写得很美。当我再问这一句美在哪里时,学生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我不再难为学生,直接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学生:“每逢望月,一轮当空(眼睛看到的,视觉描写),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眼睛看到的,视觉描写),山下空蒙(眼睛看到的,视觉描写),一碧数顷(眼睛看到的,视觉描写),荷香远溢(眼睛闻到的,嗅觉描写),宿鸟幽鸣(耳朵听到的,听觉描写),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一句话当中,季先生就分别调动了自己的视觉、嗅觉和听觉,把朗润园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多感官并用的方法非常管用,在我们观察某一事物、描写某一场景的时候,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用手触摸,就会让我们的感受更加全面,表达自然也更加丰富,更有层次感。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季先生这篇文章与上学期所学的《桂花雨》、《父爱之舟》的相似之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感情。理解到这些,再读类似的文章,学生能更快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在自己的习作表达中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