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樊颖>> >> 正文

《景阳冈》听课反思

发表日期:2023/2/23 14:40:01 作者:樊颖 有343位读者读过

       课前听了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景阳冈》,心中颇受震动。回味之余,更加体会到孙老师“应站着教书,要教有深度的语文”的大智慧和大情怀。他为我们提供了“深度语文”的范例。

       孙老师执教《景阳冈》一课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我主要从各环节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是否具有一致性的角度来评析。

      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课题。孙老师直接出示课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的难解问题。很多教师也常设学生提问,但他们仅作为导入课题的手段,并没有耐心的倾听学生的问题,失却了学生提问的真正价值。孙老师则不然,他真诚地鼓励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课堂初步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究、和谐活泼的学习气氛,为接下来的深度教学做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英雄故事。这一环节中孙老师教给学生梳理故事的方法:抓住故事的线索,即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学生很快就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武松喝酒—上岗—打虎—下岗),这一环节孙老师一带而过。

       第三个环节是抓关键动词,深入理解武松壮举。首先,孙老师引领学生局部梳理武松壮举,学生尽管能很快答上来,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孙老师及时抓住学生学习的“生长点”,在反复指导学生回到课文提炼词语并辨析词语间区别的过程中,很好的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学生达成了用简洁并准确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的学习目标。(躲闪——棒劈——脚踢拳打——棒打)例如,学生最初概括武松打虎的第二回合用“棒击”,孙老师便引导学生回到词语所在的段落中,去品读“劈”和“击”的区别。在一番品析后学生领悟到“劈”的精准性,并以“棒劈”精确概括内容。

       接着孙老师细致走入武松壮举,抓关键动词来品读人物性格。 “躲闪部分”孙老师抓住“闪”,通过改成“躲”“藏”“退”“避”等字,引领学生在比较中品味“闪”的表达效果,即“闪”体现出武松防守的积极主动、灵活以及武松的机敏。“棒劈部分”孙老师通过改情节,将“武松棒劈在树上,棒子打断了”改为“一棒劈在老虎的天灵盖上,将老虎打死”,让学生在情节的比较中体会小说写作的特点:小说写作要一波三折,要扣人心弦,要环环相扣。“脚踢拳打部分”孙老师抓住“揪”,通过学生表演“揪”动作来重现武松揪老虎的场景,感受武松力大无穷、英勇的形象。同时,孙老师在指导学生品析关键动词的过程中,穿插着对学生朗读的训练。学生最初读课文只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水平,未能将武松的人物特点读出来。孙老师便通过示范不提气地读和提起气地读来告诉学生朗读英雄气概的文章,只有提起气地读才能读出人物的精气神。在几次有针对性的指导后学生读出了武松的精气神,达成了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学习目标。

       第四个环节是品读“武松吃酒”,深入领会武松性格,这一环节孙老师主要是想教学生从多种视角来审视武松的人物性格。在上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品读武松壮举,感受到武松机敏、英勇、力大无穷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学生习以为常的武松形象。因此,孙老师抓住“武松吃酒”来让学生品读武松的另一面,从武松喝酒的动作、武松的语言以及武松四次听说虎的表现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武松乃至人性,理解武松性格的丰满、立体和多样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立体性。例如,孙老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武松四次听说虎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孙老师并未停留在四次表现的事实信息,而是引导学生去挖掘武松每一次表现背后的东西。学生真正读出了符号以外的意义,读出了不太平,常会有人命发生的社会背景,读出了武松粗中有细、谨慎多疑的性格;读出了武松第四次看见正式的官家榜文后内心的害怕;读出了武松的好面子等等。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认识到一个真实的武松:武松不是神,是活生生的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

       第五个环节是升华主题,批判性的阅读《景阳冈》。这一环节中孙老师提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武松是真英雄吗?”第二个是由学生课初时提的“为什么题目是《景阳冈》而不是《武松打虎》”转换来的,即“你是喜欢《景阳冈》这个题目还是喜欢《武松打虎》这个题目呢?”。这两个问题均是开放性问题,孙老师重在训练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何让高水平的提问引发学生高层次思维活动,孙老师给予了学生们思考的脚手架,那就是联系学生生活,搭起学生生活经验与文本阅读间的桥梁。针对第一个问题,孙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形象,如抗日英雄、救火英雄等。学生很快就能比较出武松与生活中英雄的不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更倾向是为他人、为集体利益奉献的人,而武松则是赌气上岗,不小心碰上老虎,打老虎是为了保命,所以武松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英雄。第二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挑战更大,起初几乎全班的学生都认为《景阳冈》题目好。孙老师便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围绕班里一位同学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出两个题目,一个题目叫《李奇希打狗》,另一个是《马鞍山路》,你喜欢读哪篇文章?”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想读《李奇希打狗》。之后孙老师再引导学生去思考原来的问题,学生便能初步从书本崇拜、教师崇拜中跳出来,开始有了批判性阅读与思考的意识。

       总之,孙老师执教《景阳冈》一课体现了他“应站着教书,要教有深度的语文”的教学理念,他不仅提供给我们解读名著范例,也引发我们去深度思考如何去教“有深度”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