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褚元臻>> >> 正文

盛夏光年

发表日期:2023/2/16 15:00:53 作者:诸元臻 有493位读者读过


盛夏时节,空气燥热而汹涌。我骑着单车穿过南门那条拥立着巨大梧桐的街道。

头顶的灼灼烈日瞬间被大片大片的绿光替代,梧桐坚实的枝干从道路两旁开始延伸,汇集到上空,交织掩映不分你我。然而也正是从这些青翠叶间的罅隙里,溢出不绝的蝉声。蝉鸣声在梧桐制造出的天然穹顶之下发出巨大而激烈的共鸣,完全想象不出这一条街上潜藏了多少只那种小小的生命。

记忆里的蝉声,好像也是这样的,冗长,尖锐而且让人心烦意乱。乍听上去仿佛是无数机器的齿轮在锋利地消磨碰撞。整个夏季在无处不闻的聒噪蝉声的轰鸣中迅速升温,变得让人更加狼狈不堪。我抬头望向绿荫遮蔽的天空,耀眼的光亮涤涤浅浅地在密林中晕散聚焦,把梧桐叶子照得透明发亮。我无处寻找任何一只蝉的踪影,视线之内一只都看不到,但细碎的蝉鸣却仍从所有的方向倾泻而出,不断地逐渐汇成流水,汇成汪洋大海。

只得无奈地被其淹没。向来都是如此,从小至今,从未在蝉声里听出一丝带“知了”这种音律的,家乡的蝉声永远一哄而上,杂乱无章,毫无美感。

也在水下见到过死去的蝉,小小的,变成半透明的灰黑色的空壳。那些鸣响的剧烈与嘈杂,便是从这么一个可怜巴巴的躯壳里振动摩擦出来的。有什么好听的呢?为什么不肯稍停片刻呢?最终又留下什么呢?在这闷热绵长的夏季。

蝉在地底下许多年,仅仅出来鸣叫一个夏天生命即终止。

也许是天生习性使然,但却又像一个隐喻。在我耳里那蝉鸣声全然没有童话书里描写的那样,是炫耀自己“知了”的骄傲,那反而是一种卑微,一种生存的方式。

毫无美感却又生生不息啊!

耳畔的蝉鸣再次轰然响起,简陋,却无比的诚恳和直接。此起彼伏的振翼之声弥散在盛夏燥热的空气里,在宽大的碧色梧桐叶之间干干作响。

而眼前的道路也仿佛在无休无止不日不夜的蝉鸣里变得无边无际。其实每个生命,都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生活吧。只不过有的人选择了损耗最大,成效最小的方式,但他们依然一步步从恼人的盛夏艰难地走出来,走向前方的未知或者必然。

那是像光年一般漫长而遥远的距离。生命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