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杨佳>> >> 正文

红领巾事件

发表日期:2023/3/31 13:30:30 作者:杨佳 有347位读者读过


一、老师,我家孩子受欺负啦!

每天早上我都会习惯性的翻查QQ消息,突然弹出一条家长消息,让我心中一颤。一边点开一边脑子开始疯狂回忆,他家的孩子在校有没有受伤,昨天孩子上课的状态如何以及最近的作业完成有没有问题出现。我紧皱眉头,忐忑不安地点开对话框,出现了这样一段对话“班主任你好,昨晚涵涵回到家后说他的红领巾被班上其他小朋友抢走了,还不止一个人抢,孩子挺委屈的,请老师了解一下情况,谢谢。”礼貌的表达背后藏着一个震惊我的事情,有人在班上抢夺他人物品,而且此案还涉及到多人。短短几句话,藏着太多信息让我一时难以消化,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班上,我先是回复家长表示事情我已知晓,接下来我会了解好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给家长一个合理的答复。

回复完的我坐在办公椅上,在脑子里不断设想着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结合涉及到的几名孩子的平时表现,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脉络,此刻的我就像是名侦探柯南一般,抓住事件目前仅有的线索进行推理着。

 

二、迷雾重重,我该何去何从

首先,我找到了此次案件的“受害者”涵涵进行询问,涵涵是个表达能力较强但思维发散的孩子,他回答的话语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拐棍,话题跑偏的速度很快,让人捉摸不住头脑。但我还是抓住了几个关键词,分别是“班长”、“借的”、“不愿意还”。既然事情牵涉到班长,当时我的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我很信任我们班的小班长,毕竟是一手培养出来的,班长无论是学习还是个人品德都是值得信任的。很快班长来到我面前,她义正严词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那天下课,她看见涵涵在走廊处抢走了桐桐的红领巾,桐桐在后面追赶,涵涵在走廊一边跑一边喊,班长的责任感让她拦下了涵涵,并要求涵涵交还桐桐的红领巾,涵涵不愿意,于是围着的小朋友都来帮助班长,把红领巾又给夺回去了。事情到这里很清晰了,一个是日常调皮捣蛋的涵涵,一个是成熟稳重的班长,谁说的话更有可信度不言而喻,更何况涵涵抢夺红领巾的事还有这么多目击证人,我更加倾向于是涵涵自己抢了他人的红领巾还没有如实告诉家长。

为了完善我的证据链,确保人证物证齐全。我最后找到了本案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桐桐,我先向他要来了本案的物证红领巾,然后同样要求他说出事情的经过。他说这是爷爷早上新买的红领巾,一直戴在脖子上,直到在课间被涵涵抢走,后来被班长救回来了,故事的时间线和班长描述的紧紧贴合起来,使得话题可信度一下子高了起来。我留下了那条红领巾,思索着该如何和家长交代的时候,涵涵竟主动的来到我的办公室大声说“就是桐桐拿的,是他先拿我的红领巾,我才抢的。”刚才还满面笑容的出去,怎么短短十分钟怒气冲冲。因为正要上课,我只能停下手边的案情,带着涵涵回到班上。在班级门口我就听到有同学在讨论说红领巾是谁谁谁的,也难怪涵涵刚才如此气愤。

先稳住班上舆论,我严肃的对孩子们说,在老师还没查清真相前,请小朋友们不要妄下定论。于是许多知情人士纷纷向我提供情报,有一个孩子举手说,涵涵昨天抢夺红领巾时,自己脖子上就有一条,所以那条一定是桐桐的,我心中暗暗点头,有道理。班上小朋友也纷纷表示涵涵自己有红领巾,那条肯定不是他的。 

就在案情快要以这个结果结案时,事情出现了反转。桐桐的同桌站了起来,表示桐桐今天早上来根本就没戴红领巾,升旗仪式之前还想向自己借一条红领巾。而且桐桐身边的同学都表示被桐桐借过红领巾,这样来看事情就变得很奇怪了,小朋友都是跟风的,班级节奏被带起来很快就分为两个派别,一派认为是桐桐拿了涵涵的红领巾,因为桐桐早上压根没带,一派认为是涵涵拿的桐桐的红领巾,因为有很多人都是目击证人。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两个派别也是很有意思。有的小朋友是压根没看见,但是听身边人说就相信了;有的是跟桐桐涵涵的关系好,自然就选择支持关系好的同学。

看着两派小朋友在班上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我站在讲台上一个头两个大。没想到小小一条红领巾竟惹出这么大的事端。眉头紧皱但依旧摆出一副严肃的形象,“抱臂”“坐正”一条口令让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红领巾的事情,老师已经大概了解了,相信杨老师,老师会查清真相的,课堂上的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还是要用来学习知识。”很快我就带着孩子们进入了课堂学习中,课后我看着孩子们信任的眼神,倍感压力,拿着红领巾回到了办公室。

 

三、蛛丝马迹揭露真相

看着普普通通的红领巾,心中犯难,小学生的官司可真难断,端详着面前的红领巾,突然发现在红领巾的尖角端有一个水彩笔的墨迹,桐桐明明说是才买的红领巾,那应该很干净才对,但也不排除是他自己点上去的。我再次叫来涵涵询问,问他红领巾上有没有什么记号,他只表示那条红领巾有点脏,在他回答时我观察了一下他脖子上正在戴的红领巾,也有水彩笔的墨迹,甚至比我手上的这条红领巾更多一些。我感觉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公平起见,我又找来桐桐询问,“这是新买的红领巾吗?”,“是啊。”桐桐很肯定的对我点头。“昨天有没有美术课啊?”我装作无意提起,“没有啊”。“那昨天有画画吗,有没有偷偷使用水彩笔?”,“也没有啊”桐桐语气轻松,但我的心里沉重了起来。他说的话与我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并不相符,心中认为是桐桐撒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说到底,我手上都是一些间接证据,最好还是让学生自己承认比较好。我看着桐桐的眼睛,一副我已经看透一切的表情盯着他对他说“老师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但我还是想再给你一次机会,有些谎话很容易拆穿,首先这条红领巾有记号,另外一个电话我就知道你究竟有没有买红领巾,但老师现在不想打。如果你撒了谎,老师这个电话会直接拆穿你,后果就是班里小朋友都会知道你骗人,你会辜负班里很多小朋友的信任,另外你的家长也会知道这件事。如果你现在主动和老师讲明白,那就不算撒谎,这是知错能改。你是个聪明的小朋友,老师没有当众跟你说这件事,就是想保护你,孰轻孰重,老师相信你会选择的。”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看着桐桐的眼眶逐渐变红,我知道自己的话起了效果,但还差点火候。“我们天天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有多重要,我相信你肯定知道。其他话我不想多说,你什么样的选择,我什么样的处理办法。”说完,我严肃的看着他,他终究还是支支吾吾地说出了真相。

桐桐早上出门忘带了红领巾,看见涵涵有两条便私底下跟他借了一条,下课的时候,涵涵在走廊想要要回自己的红领巾,但是桐桐不愿给,于是二人发生了争执,也就是班长看到的一幕,涵涵抢回自己的红领巾却被其他人误会,这才有接下来一系列的事情。桐桐哭着表示自己已经知道错误,流着泪让我不要告知家长,他自己也没想到一条红领巾竟会惹来这么大事情。我肯定了桐桐承认错误的做法,也批评了桐桐撒谎的行为。后续我也打电话将事情给涵涵的家长汇报了一下,家长很是配合,愿意后续的事情让我来解决。

 

四、勿以恶小而为之

听完后,我挺诧异的,一直以来,涵涵在班上是属于调皮捣蛋类型,而桐桐却是有点小聪明的,是什么原因让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编造出这么多谎话,一番仔细思索后,我也看清了这次事件中反映的一些问题:

1.      因为涵涵过于活跃的个性,导致他在班上的朋友很少。而在桐桐的潜意识中,认为涵涵大大咧咧,是不会计较一条红领巾的问题,没想到事情闹大了,桐桐却不敢承担后果。

2.      小朋友撒了一个谎后就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他,桐桐一开始撒谎,红领巾是自己的,后续就需要编造出一系列的故事来证明。但我们清楚只要说了假话,迟早会被人识破,因为纸是包不住火的。

3.      班长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本是正义,但谁料有的时候眼见不一定是事情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才需要耳朵去倾听听一听其他人是怎么说的,听一听当事人是怎么说的。做人做事做判断,不要单方面的下决定。我不能批评班长的行为,如果在助人为乐上打击了同学们的积极性,那以后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又会有主动出手呢,就像是“扶不扶”的事件,小小的一个班级也有着社会的缩影。

4.      对于大众而言,我们要做的是让谣言止于智者,而不是盲目跟风,一件事情的对错并不是看你和当事人的关系如何,而是看事实要摆证据讲道理。

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当天就开了一节班会课,而主题就为“诚信”。因为答应过要向孩子们讲清真相,在我做好桐桐的思想工作后,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在班上说了一遍,桐桐也主动在班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小朋友的反应很大,都认为是桐桐自己的问题。一时之间,大家指责纷纷,桐桐站在讲台上更加羞愧难当。我走向桐桐身后,将手放在他的肩膀上,问了大家一句话“这件事只有桐桐错了吗?”同学们一下子沉默了下来。我又慢慢开口道“当你们在为桐桐做证时,有没有弄清事情真相,当你看到涵涵在抢红领巾时,有没有多问问别人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有的孩子究竟是因为了解事情的全过程才肯定的跟老师说是谁犯的错,还是单纯的我觉得。”一连几个问题下去,好多小朋友都低下了头。看到孩子们冷静了下来,我也不在说话了,孩子们需要时间去理清、去想明白这件事,

安静了一会后,我再次开口,让孩子们抬头看我在黑板上写的主题,诚信,我问大家是什么是诚信,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说出不撒谎,不骗人。“是的,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诚信的意思大家都懂,但知道并不代表就能做到,桐桐没有做到诚信,老师肯定是要批评他的。桐桐最后也能主动跟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也是诚信的一种表现,只是没有做到从一而终的诚信,犯大家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改正吗?”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在他们看来对错就是界限很分明的一件事,但如果有帮助别人改过的机会,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原谅。

接着,我肯定了班长的行为,“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班长是值得我们表扬的,遇到不对的、不公平的事情就要勇敢站出来,也希望班长在处理方法上也可以改一下,比如说制止他们争抢红领巾的行为,将此次事件上报交由老师来处理。如果你看见两个小朋友打架,打得很凶,我们当然不能盲目地冲上去,一定要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智取。那大家想一想,如果你现在走在街上,看到前面有人发生争吵,两个人都说这是自己的包包,你会怎么办?”“打电话报警,让警察叔叔处理!”同学们义愤填膺地叫道,我说“是的,其实老师刚才讲的例子和我们班上的发生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我们会公平的对待,将这件事移交公安局处理。那发生在同学身上的时候,大家就失去了这种公平性,现在你们回想一下,你们对待涵涵和桐桐是一样的态度吗?”有的人低下头不说话,有的人摇摇头拖着长音说“不——是——”。我又让涵涵站上讲台,大家看向涵涵的眼中充满歉意,“对不起”,有个男孩子突然冲涵涵喊了一声,像是带起一阵风似的刮过我们班,风中裹满了歉意的味道,涵涵憋不住笑了,大家也都笑了。

 

五、总结

孩子们的世界简单,讲究  “眼见为实”、“兄弟原则”;孩子们的世界也是真诚的,只要你愿意道歉,我就愿意原谅你,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身上常常会发生一些争执,但也容易处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次帮孩子们解决问题不如逐渐教会孩子们正确看待发生的问题,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如被人误解要怎么做,做错事后要怎么弥补,以及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争执出现时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制止。正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我理解教育的求真就是要孩子成为一个真实的孩子,这个真实指的是孩子们的行为与思想,诚信做人,真诚做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就在当下的学习中,今天的学生是什么样子,明天的社会就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