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背景分析及建议
发表日期:2023/4/1 0:45:57 作者:徐洁洁 有1584位读者读过
三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背景分析及建议
一、三年级作业设计之“双减”背景
“双减”政策实行之前的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枯燥无味,评价标准层级单一,导致有的学生一直在机械重复做题,在作业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不能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完成作业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消极对待数学作业的现象。
三年级数学正是处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双减政策”这一背景的的深层含义,响应教育政策的号召,在减少学生校外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校内学习的效果。本届三年级是双减背景下出来的第一批孩子,他们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会布置一些手动活动和实践类的作业,进入三年级以后,为响应双减,书面作业的设计方面就需要进行更深刻的改进,要改变单一形式,拒绝过多机械抄写类型的作业,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学习和探索,把时间还给学生自己,使学生又充分的时间去实践去创新,以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二、作业设计的建议
(一)设计“阶梯形”课后作业
学生个体是有差异性的,作业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设计“生活化”课后作业
在小学数学日常学习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书本上难以想出来的题目却是现实生活中很平常出现存在的东西,一旦脱离了死记硬背,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贴近教学内容的生活元素,使课后作业更富有“生活味”,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三)设计“趣味性”课后作业
由于数学课程具备抽象性强、严密性强的特点,小学生对某些数学理论的含义很难做到真正理解,时间久了,会大大削弱学习数学课程的热情。因此,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体验感,教师应当借助“陶行知学习兴趣培养”的教育理念,尽可能的设计充满趣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感受到趣味数学带来的学习乐趣。
(四) 设计“创新型”课后作业
“双减政策”在一方面禁止学生通过课外补习,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则规定学校教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减少大量书面作业占据学生所有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创新去实践。这就决定了实际数学作业设计时,必须要加强创新,作业设计要具备个性化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性活动体验达到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发展,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达到双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