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末日
发表日期:2023/3/3 11:10:19 作者:诸元臻 有436位读者读过
世界未末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又是一个泥暖草生的季节,适宜去老家踏青。我穿着轻盈的春装,拥抱着从田野中奔跑而来的风。空气如阳光一样和煦,充溢着植物的清香。羊肠小路弯弯扭扭地划开一片一片绿色的稻田,一个农人扛着锄头,悠闲自在地走在缓缓飘过天空的白云下,嘴里哼着一段不成调的民谣。远处的太阳像荷包蛋的蛋黄,又大又好看,是橙色的,悬挂在那个农人的左肩上,把他变成一片镀了金边的薄薄的黑色剪影。几缕晨炊的烟雾从隐没在山林间的烟囱里飞扬出来,在山间缠绕,充满了生活的家常,温暖与心安。
我顺着小路走,穿过一片镜子一样安静的湖,穿过葱绿的蔷薇丛和金银花,穿过几摞金黄的比我高很多的草堆,穿过一座座连绵的白墙瓦房。农村人都起得早,现在小村里已经充满了各种声音。一个中年妇女挎着篮子走出家门,篮子里弯弯的镰刀像一弯新月。对面正抖着一簸箕玉米粒的老大妈瞅见了,笑着向她招呼:“哎,出门啦?”挎篮子的人笑一笑也把话喊回来:“是啊,今天天气可好呢!我去家里的小菜地收点菜。”老大妈继续哗哗抖着簸箕:“路上慢点啊!”——“哎,好嘞!”声音渐渐远了。前方的池塘边早已蹲着几个包着头巾的洗衣人,她们正共用着一块肥皂,笑呵呵地大声说着什么。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帮助一个老爷爷将板车推上不平整的小路。一路上,不仅有美丽的风景,更是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境界了。这种淳朴而人人互相关爱和尊重的场面让我心头一暖。
就这样,在乡村度过的白天很快过去。傍晚驱车回到城市里的家,车窗外闪动着一条一条飞快后退的绿化带,虽然人工的气息很浓,但那些花草树木也绿得苍翠,在黑暗里发出油油的光,很快,远处的霓虹灯纷纷亮起来,氤氲出一圈一圈彩色的淡光。天上的星星很少,只有四颗很明亮的,没有眨眼睛,悬挂在云翳里,与远处高楼上明亮的灯光相映成趣好像并不寂寞。
我惊讶处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这里将它们过渡得多么自然,不显突兀,反而体现出新生活的恰到好处的方便和繁华来了。
越接近城区,穿着时髦暖和的行人也越发多了。天上看不见星星,绿色植物也少很多。轿车在宽阔的马路上穿行,车灯打出的光与楼房上的灯光交相辉映。乡村的白天刚刚结束,城市的夜就开始舞动她黑色招魂幡一样的裙角。这样的城市也是美丽的,仅仅是多了一些物质的装饰罢了。科技,在城市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跑到路中间,看到的路人马上牵过他的手,弯着腰把他带到路边去,正在和熟人谈话的年轻妈妈身边。年轻妈妈惊呼一声,连忙用手臂弯过她的宝贝,向那个好心的过路人连声道谢…… 流行歌曲从商店里传出来,循环播放着,在夜风中依旧令人感到温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展板傲然立在办公大厦的旁边……
很多环保人士都呼吁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也有很多社会斗士在致力于修复人们身处飞速发展时代中丧失的同情与道德。社会上仍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使然,可是在我看来,也并不是那么令人绝望啊。生活中人性的洪流终究是大涌,并非一点点脏水便可以玷污得了的。况且,这大浪还要向全新的科技生活奔去……
想到以前学生时代,政治课上老师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渴求公平,那么,你愿意回到原始社会么?那儿可是个公平的世界……当时大家的回答都是不愿意——那时的死亡率太高,我们还是舍不得高科技。享受科技没什么不好,只需要的是人文和科技的完美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而今看来,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和正能量。
车里的广播放着一首歌,唱道:“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啊,微笑不会再害羞,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啊,快乐健康留四方。”
我相信,世界还可以更好的。
世界未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