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它工作>>教师队伍>>教师主页>> >> 正文

提高探究效果的几点想法

发表日期:2008/1/11 14:00:34 作者:无 有776位读者读过

提高探究效果的几点想法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李 强

 

荀子将学习视为一个“闻——见——知——行”的活动过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非常重要。学生可以从探究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探究的效果呢?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拙见。

一、重视“问题”

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波普尔曾提出:“我们不是从观察开始,而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探究发现的根源,处于探究过程的核心地位。过去以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为核心,侧重知识的传授,现在以问题为切入点,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科学教学的一条主线,以提高解决问题为核心。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一个教学活动的开端,让学生回答:关于这个事物或现象,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事物或现象?这样,学生对自己迷惑不解的事物和现象,自主提出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他们会想方设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一个个足以引发学生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研究蜗牛时,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蜗牛有嘴巴吗?”、“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蜗牛怎样爬行的?”、“蜗牛喜欢吃什么?……”老师没有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对学生们说:“你们认为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观察研究吧!这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放大镜等工具对蜗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结果发现蜗牛是有嘴巴的,蜗牛的眼睛长在长触角上,是靠腹足行……。这样,紧扣问题去探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有效地使用探究材料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学习科学就是学生们亲身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科学探究意义的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说远远不行的。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要为验证这些假设为学生提供多样材料,材料应尽量是丰富的,典型的,可对比的,而且是简易操作的,这样学生的经历才会丰富,从而使学生通过研究材料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如研究纸的吸水性,教师在课前布置让学生找不同材质的纸,课前教师又有意识地进行检查并筛选、补充,每组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这样学生的发现就丰富多了。

有结构的材料是对自然现象或规律的“暗性”呈现材料,必须组成启发揭示科学概念的结构,从而启发学生去探究,但材料太多,有的不易观察,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材料,能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受到启发。在研究物体的沉浮时,准备了三组材料,第一组提供了木块、石块、泡沫、橡皮、铁钉、牙签等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同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无关,与原有的认识发生冲突,学生产生疑惑,第二组提供了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五个瓶子,学生实验后发现,重量相等情况下,大的浮,小的沉;第三组我提供了重量不同、大小相同的五个瓶子,实验后学生发现,大小相同时,重的沉,轻的浮。以上三组材料,给学生很大的启发,在探究中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激起探究的兴趣。   

材料的趣味性能使学生在无意间全身心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当然,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时间,所以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典型的材料可以起到“一材多用”的作用,但也要注意不能将材料搞得过于复杂,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无法自主探究。又如在研究声音高低和什么有关时,有一位老师考虑到了材料的多样性,给每一组发的发声材料不一样,但他准备的材料中有二胡等几种学生不易操作的乐器,学生在操作时由于不会,老师不得不一组一组地指导,浪费了时间,现场秩序比较乱,影响了“做”的效果。其实在选材料时,有一些易操作的材料,如:橡皮筋、钢尺、塑料尺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操作起来容易,更能贴近生活的材料。

三、重视“指导”

     

     

 

     

     

 

     

     

 

     

     

 

有一位老师在上《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时,教师在让学生认识了暗盒后,就让学生用两根导线连接暗盒里的四个点,结果学生连接的五花八门如上图:给后面的检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老师不得不一组一组进行指导,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学生做前在学生做的过程中不得不几次叫学生暂停来进行指导,而教师指导时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在忙器材,有的还在讨论等。整个过程时间很长,不仅影响下面的教学,而且学生的发现单一,课堂比较乱。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非放任自流,是需要教师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在探究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或者在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就要发挥引导者和鼓励者的作用,适时地、重点地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去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效果。

例如在《蚂蚁》的教学中,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设计好方案后,教者让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课前准备好的蚂蚁, 但蚂蚁到处乱跑,学生们很难仔细地观察蚂蚁,怎么办?在这个关键时候,教者不是直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让蚂蚁能够相对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以便于观察。有的学生灵机一动,想到了把蚂蚁放在瓶盖上,然后置于水槽中,有的学生在水槽中搭起小桥,把蚂蚁置于小桥上等好办法。这样,学生就能够观察到蚂蚁的特点了。

四、重视“动脑”

科学探究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学生还不熟悉时,要由简单到复杂,有扶到放逐步进行。让学生有一个从模仿到独立的学习过程,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要注重实验前的思考和交流,使学生明了探究的目标是做什么、别人有什么想法参考、我准备怎样做和为什么这么做?做到有目的有计划,也就是动手前充分动脑,使学生的探究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操作,有更多的探究选择空间。如在让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时,在学生动手前,教师引导他们猜测热水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怎样测量变化过程中的水温,如何计时,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测量时要注意哪些,小组如何分工……动手后,组织学生对实验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展开讨论交流。整个过程,学生的“做”有目的,人人参与,探究的效果非常好。

学生在动手前要动脑,对现象提出假设,思考如何进行探究,要准备哪些器材,材料的使用,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等等;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也要动脑,包括观察中的思考,在活动中和同伴的交流等等;探究后也要动脑,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在交流中互相质疑,对自己的探究活动的反思等等,这一切,都是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能完成的,尤其是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对动脑的强调会越来越多。 

五、重视“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加得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多元的表达方式提供了最好的支持。他认为正常人至少有语言、数理逻辑、动觉、音乐节奏、空间、人际关系、自我内省等七种智能,而学校教育传统上只重视语言和数理逻辑,从而使其他智能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和挫折。因此我鼓励学生把各自的探究结论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同大家交流,表述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如《热水变凉了》一课中,我在表达方式上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用动作、打节拍、画图等来表达水温下降的速度。当然,并不是要教师在某节课中把每种方式都用上,上演“全武行”,而是逐步具备和形成这种允许多元表达方式的胸怀与思想。同时,交流表述时,要让学生倾听,吸取别人的成果,从而在丰富自己的探究经验。一般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讨论,将每个人的发现集中并作好记录,每组汇报最重要的事实。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的信息量增大,收到理想的探究效果。

提高学生探究的效果,还要重视“数据收集”“反思”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在科学教学中的摸索,我发现科学教学要想做到“实效”,真的很不容易,以上谈到的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