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它工作>>教师队伍>>教师主页>> >> 正文

在“做”中理解科学、体会科学

发表日期:2008/1/11 14:01:42 作者:无 有779位读者读过

在“做”中理解科学、体会科学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李强

关 键 词:  有效地做  充分动脑   有结构的材料   因地制宜

内容摘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进行有效地“做”呢?一、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创设“做”的环境;二、精心组织教学,让“做”有序;三、精心选择“做”的材料;四、充分动脑,让“做”有目的;五、因地制宜,开拓“做”的时空。要让学生在“做”中理解科学,体会科学是怎么回事,通过“做”让学生体会科学的真谛。不是在乎学生学到了多少科学知识,在乎的是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对自己行为的理解是最重要的知识!

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做”的学科,我在平时上课和听课时,脑海中时常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地“做”呢?经过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谈几点体会:

一、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创设“做”的环境。

以前的教学中,把教材当成经典,教材有什么就讲什么,教材怎么编排教学就怎么讲的做法是不符合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的,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改造和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逻辑出发,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做”的环境,以期引起学生期望的行为反应和期望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符合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如在《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把鸡蛋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放到课的开始,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木条、吸管、泡沫板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中,增加鸡蛋、黄瓜、试管等材料,使学生在同一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的材料创造性地使物体“浮”起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探索潜水艇的沉浮前,增加让学生观察粉笔在水中的沉没过程,认识粉笔吸水后重量加重所以沉没的实验,为学生探索潜水艇的“沉浮”铺路,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潜水艇为什么能沉浮自如的原理。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探索的环境,提高学生探索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主动、积极去探索新知。
   
二、精心组织教学,让“做”有序。

小学生一般都好动,有时探究起来过于投入,不顾及小组合作及教师的教学安排,课堂上容易出现“乱”的现象,给教师的调控增加了难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运用恰当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如针对低中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我在教“观察水”一课时,采用了竞赛的形式展开教学: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比一比谁找水的方法最合理——运用水的基本性质;比一比……竞赛既明确了目标,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有效展开,又维持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教师可随时用激励性语言或动用比赛规则来调控学生操作的进度和场面,这样课堂才会“乱”而有序。

三、精心选择材料,让“做”有效。

科学课中让学生动手做的机会很多,而做是离不开材料的,材料决定了做的效果。材料应尽量是丰富的,典型的,而且是简易操作的,这样学生的经历才会丰富,做的效率才会高。如研究纸的吸水性,教师在课前布置让学生找不同材质的纸,课前教师又有意识地进行检查并筛选、补充,每组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这样学生的发现就丰富多了。当然,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时间,所以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典型的材料可以起到“一材多用”的作用,但也要注意不能将材料搞得过于复杂,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无法自主探究。又如在研究声音高低和什么有关时,有一位老师考虑到了材料的多样性,给每一组发的发声材料不一样,但他准备的材料中有二胡等几种学生不易操作的乐器,学生在操作时由于不会,老师不得不一组一组地指导,浪费了时间,现场秩序比较乱,影响了“做”的效果。其实在选材料时,有一些易操作的材料,如:橡皮筋、钢尺、塑料尺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操作起来容易,更能贴近生活的材料。

四、充分动脑,让“做”有目的。

有一位老师在上《做手电筒》一课时,让学生用1节电池,1个灯泡,1个开关和几根导线连接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很容易做到了。然后让学生用2节电池,2个灯泡,2个开关和几根导线连接一个电路并让小灯泡亮起来,看看有几种连接方法。老师在学生做前,没有让学生充分思考如何去做,就发器材让学生去做了,在做的过程中,问题出来了:电池的连接方向不对,出现短路……。老师在学生做的过程中不得不几次叫学生暂停,来进行指导,而教师指导时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在忙器材,有的还在讨论等。整个过程时间很长,不仅影响下面的教学,而且学生的发现单一,课堂比较乱。

我们提倡的“做中学”是希望把孩子从沉闷的书本中解放出来,但把教学建立在盲目的“玩”上,并不是科学的。孩子自己动手玩很重要,也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了参与率,但忽略了科学的复杂性,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只是处于动手操作的兴奋中,而意识不到科学严谨性、复杂性,感受不到科学发现的兴奋,实际上,探究活动是一种综合活动,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

如在让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时,在学生动手前,教师引导他们猜测热水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怎样测量变化过程中的水温,如何计时,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测量时要注意哪些,小组如何分工……动手后,组织学生对实验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并展开讨论交流。整个过程,学生的“做”有目的,人人参与,探究的效果非常好。

学生在动手前要动脑,对现象提出假设,思考如何进行探究,要准备哪些器材,材料的使用,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等等;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也要动脑,包括观察中的思考,在活动中和同伴的交流等等;探究后也要动脑,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在交流中互相质疑,对自己的探究活动的反思等等,这一切,都是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能完成的,尤其是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对动脑的强调会越来越多。   

五、因地制宜,开拓“做”的时空。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细致、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验,感悟科学探索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展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大自然。这不仅解决了课堂教学直观材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我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校园内的自然资源来为教学服务。例如:在上《落叶变成了什么》时,在学生提出各种猜测的同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的树下,观察树叶落下来变成什么?并找出各种变化程度不同的落叶,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观察,探究。当学生翻开那厚厚一层叶子时,发现下面的泥土是黑黑的,就高兴地叫道:“我知道了,落叶会腐烂变成肥料,因为落叶下面的土是黑的。 “我知道叶子是被蚂蚁、小虫吃的,因为我看到落叶里有很多虫。” “落叶是被太阳晒干后,又被雨洒,经过晒干又被雨淋,所以会腐烂。” 学生又在落叶中找到并发现刚落下的叶是绿的,然后变黄,再变枯,最后变烂的。学生收集到这些资料后,回到教室兴奋地交流彼此的收获……

又如研究“蚂蚁”,虽然学生在学龄前对蚂蚁产生过兴趣,但对蚂蚁的生活环境、形体特征、生活习性知道太少。我先问学生在校园内的花坛边和别的地方发现过蚂蚁等虫子没有。好多学生都说看见过,然后就让学生拿一小瓶,在校园里蚂蚁出现过的地方捉蚂蚁,然后回到教室里,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把观察到的结果讲给大家听听。通过捉蚂蚁这项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蚂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以及食物等有了初步认识。再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了蚂蚁这种昆虫的外形特征。
    学校的花草树木不仅使校园更加美丽,而且为科学课教学提供了现场和必要的教学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材料,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我们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就应为他们开发学习资源和器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七搞八搞”“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做”中才能理解科学,体会科学是怎么回事,通过“做”才能体会科学的真谛。因此,教师要在“做”的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我们不是在乎学生学到了多少科学知识,我们在乎的是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脑子里是怎么想的,对自己行为的理解是最重要的知识!

 

作者简介: 李强  1979.6月出生,湖熟中心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区自然骨干教师,7篇论文获市级和市级以上奖,多篇论文或教学设计获区级奖。

电话:  13851828244  

E-mail: liqiang2691582@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