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樊颖>> >> 正文

《形形色色的人》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23/4/27 11:08:48 作者:樊颖 有3849位读者读过

《形形色色的人》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单元主要目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创设真实而富有学习意义的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基于此,在上课之初,回顾本单元认识的各具特点的人物后,我播放视频让学生走近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揭示本次习作课题。这时,我创设校刊征稿的情境,并为此情境做好铺垫:在这次习作课上我作为校刊的主编,将送给同学们三样宝贝,有了这三样宝贝的帮助,同学们的习作一定会越写越好,也会有更多同学的作文会发表在校刊上。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次习作的兴趣。

在明确习作要求,学生初步交流本节课想介绍的人物之后,我出示“何主编的一号宝贝”——放大镜,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引导学生发现“不一样的特点更有新鲜感”。在这个环节中,我为了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人物的鲜明特点,分享了生活中的三个小事例。第一个事例:我去百大商场买东西,还没有进门就被保安拦住了,一定要我出示安康码和行程码,少一个都不行,这个保安我们可以叫他“铁面保安”。第二个事例:我们小区门口有一家早点店,老板娘不仅手脚麻利,人也长得特别漂亮,我们都叫她“早点西施”;第三个事例:昨天晚上我去万象街逛街,发现广场上围着不少人,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一个老大爷跳舞跳得特别棒,引得众人围观,听说这个老大爷姓曹,我称他为“舞神曹大爷”。通过这样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思维得以激活:原来这次习作不仅可以写熟悉的人,也可以写陌生人,无论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他们的特点一定要鲜明。

在此环节中,我结合学生实际,创设真实而富有学习意义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助力了学生的表达,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