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姚宁静>> >> 正文

爱与艺术

发表日期:2023/6/6 12:25:04 作者:姚宁静 有451位读者读过

爱的艺术的作者为艾瑞克·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颇有影响,此次读爱的艺术也感慨良多,对以往的错误认知进行修正,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俗话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哈佛大学幸福心理学课程讲到,幸福的人其中一条标准就是需要有亲密关系(朋友,爱人或者父母),孤独的经历容易引起人们焦虑,孤独或者受到排挤则意味着无助,我们就不能使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对自己和周边事物的掌控感降低,同样会使我们感到不快乐。对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会使人感到焦虑,比如考研的时光。我们与自然和他人的连接从来没有消失过,在与自然界的联系中,原始人头戴动物型面具,敬奉动物神明。我们从出生就在母亲的怀抱中,我们感到与母亲是一体的,这样我们会有安全感。心理学家测试发现,仅仅是把孩子抱在怀里抚摸,孩子就会平静和愉悦很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族群纽带慢慢薄弱,挣脱原有的纽带越多,就越会与大自然分离,直至到了现代社会,情感的纽带更加薄弱。宗教教义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子孙,我们同样分享人与神的财务,讲求平等,进入工业社会,我们或许是某个岗位的螺丝钉,我们每日按部就班上班,看似连接,但仍然是机器或机构的附庸。人们会进入迷狂状态来麻木分离的孤独。比如现代社会的酒精和性,会使人进入迷狂状态。

那么如何让两个人结合,结合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共生性结合,类似与母亲与自己的孩子,一个好的母亲应该是抚养孩子长大并放手让他自由翱翔。共生性结合有两种,一是被动形式,受虐狂,成为另一个人的附庸,以此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痛苦,那么第二种就是主动性,表现为支配,通过控制他人来为自己壮威。现实中表现为拿着鸡毛当令箭。这两种其实都是病态的行为。那么与共生性相反的就是成熟的爱,在保持自己的自尊和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添狗是断然不可取的,你不断给予,别人就会习惯索取,你自私一次就会成为他们口中的恶人 ,反之,如果你习惯了索取,偶尔一次给予,你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立马就能高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