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雅>> >> 正文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23/11/7 15:08:11 作者:王晓雅 有135位读者读过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这一知识点教学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我们整堂课,禀着创设情境一建立模型一总结应用的思路,围绕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来进行课堂呈现。

第一,学有所得。即通过这堂课,小朋友能收获什么呢,我们在设置这个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时,就反复的斟酌,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教学的重点在于感知这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力求目标明确,难度适中。学生对于立体图形并不陌生,比如平时玩的积木和拼图,对于它们的特征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二,学有所乐,这个主要是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设了三个环节即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环节二实践操做,探索新知,环节三拓展延伸总结应用。比如在环节一里首先出示这个小画家画的图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很快就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当中来,再拿出喜欢的积木摸一摸啊,让小朋友从感官上认识长方形等,然后通过画一画,认一认,找一找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这些立体图形。也就是说,让课堂的内容源于他们平时熟悉的事物,溶入到感兴趣的,具体的实物操作中去,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情绪当中就掌握了今天的知识。

第三、学有所用,学习理论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我们设计了通过这个找一找的过程当中,让小朋友们找生活中的图形,说生活中的图形。从而为孩子们搭设这个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让孩子经历发现数学,并且应用数学的全过程。

  总之,我是希望: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老师的启发指导,学生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探索掌握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