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徐洁洁>> >> 正文

关于课后服务作业的优化实例

发表日期:2023/11/8 17:05:47 作者:徐洁洁 有157位读者读过

关于课后服务作业的优化实例

一、设计“趣味性”课后作业

由于数学课程具备抽象性强、严密性强的特点,小学生对某些数学理论的含义很难做到真正理解,时间久了,会大大削弱学习数学课程的热情。因此,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体验感,尽可能的设计充满趣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感受到趣味数学带来的学习乐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在教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间隔排列” 这节课,调动学生积极仔细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乐趣,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数一数、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了,当两端相同时,两端的哪个物体就比中间的哪个物体多1个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数量就一样多。教师通过这种趣味性强的逻辑思维训练的作业设计,借助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形式解决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分析实践中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的目的。

二、设计“创新型”课后作业

“双减政策”在一方面禁止学生通过课外补习,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则规定学校教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减少大量书面作业占据学生所有时间,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创新去实践。这就决定了实际数学作业设计时,必须要加强创新,作业设计要具备个性化特点。同时也要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更多实践性可操作性内容,改变以前枯燥机械的大量习题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性活动体验达到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发展,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达到双减的目的。

比如在平常单元复习阶段,可以给学生布置画一画数学手抄报或者数学思维导图作业,也可以设计一些手工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学生在画思维导图和手抄报的过程中会进行单元知识点的整合归纳,有利于学生进行大单元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梳理和反思;有利于发散数学思维,感悟数学中蕴含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