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孙欢欢>> >> 正文

多维解读课后习题,统整优化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23/11/30 10:43:32 作者:孙欢欢 有138位读者读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行为的纲领,只有做到目标明确,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以达成最佳效果。统编版教材都设置了鲜明的语文要素,很多学生直接将其作为教学目标,实际上是对教材解读的生硬搬运,而课后习题在关联了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语文要素进行了软着陆,教师可以根据课后习题确定本篇课文教学的目标方向和重难点

《桥》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课后所设置的几道练习题,都完全指向这一语文要素。比如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语句,思考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支书?面对这道题,教师可以将朗读、圈画、感知描写老支书言行细节的语句作为抓手,重在引导学生感受这篇小说简练形象的语言特点,从中认识到作者根据洪水来袭的危急情况而选择了简洁明快的语言节奏,这就需要教师将目标定位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短句”

语文知识纷繁复杂,如果做到面面俱到,最终的结果便是什么都无法深入。为此,我们需要从不同的学段入手,结合具体单元的语文要素,对课后习题做精准分析,从而把握教学的整体性效果。从这个角度审视,尤其是从小说问题的角度出发,这一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应该在于: 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等细节,体会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教师应该将课后第二三题作为教学的重要抓手,唤醒学生内在的思维意识,积极采用探究、合作的方式,以”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为什么作者要运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洪水灾情”为统整性问题,整体联系描写老汉和洪水的语句,在深入品味和洞察的过程中,感受老汉崇高的精神特点,继而深度领悟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于展现老汉“如山“形象的重要作用。而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道题,主要要求学生关注小说的结尾,这一道练习题并不是编者凭空设计的,新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维度就明确指出: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说文体以情节发展为载体,但作者为了表达艺术性的需要,并不完全按部就班展开写作,一些顺序上调整蕴藏着作者独特的表达智慧。为此,教师要找准这道练习题与新课标之间的关联,从而明晰编者设定的用意,聚焦教学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