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向丽雅>> >> 正文

为何学生热衷于“网络梗”,背后的心理机制探讨

发表日期:2023/11/17 14:16:51 作者:向丽雅 有3328位读者读过

不论什么年纪,心理课都会出现*kun”暗藏玄’”,如果你随便拉一个学生,问:你们现在流行什么?肯定会得到一个答案是——「蔡某坤」。不仅如此,依托答辩Q”“尊嘟假嘟”、英雄可以受委屈但不能踩我的切尔西等等这些在学生中层出不穷。这样的往往简单且朗朗上口,易在青少年之间流传,成为他们的潮流。

一、“网络梗”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压力增加是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巨大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是青少年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压力源。因为具有戏谑、自嘲、反讽的喜剧效果,所以青少年参与玩梗时,他们可以体验幽默、调侃和恶搞所带来的乐趣,借此缓解焦虑情绪,释放压力,所以这样的深受青少年青睐。而且,这样的行为通常会产生连带效应。一个梗被抛出,会接连出现其他的梗,通常伴随着周围人的哄堂大笑

行为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是天然的强化物,彷佛斯金纳的鸽子转圈食物连结,促使这种行为继续出现。

二、社交需求和从众体验

青少年自我独特性和表达自我的追求愈发强烈,他们通过使用流行语、流行梗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喜好、态度和独特性。这些表达方式可以传达他们的幽默感和创造力,使其成为“社交中心”,受到更多人的欢迎,也为他们塑造自己的形象和建立社交关系提供了机会。

从众效应(conformity effect)是指个体在面对与自己观点或行为不同的群体时,倾向于调整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与群体保持一致。青少年处于成熟与幼稚的交替期,“成人感”导致他们意图脱离父母的管束,此时同伴是他们日常相处时间最长的对象。 “如果我不和他们一起开玩笑,他们可能就不和我玩了。”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或行为与同伴有悖,或自己落后于某个话题的时候,所以他们更容易选择与群体保持一致,来避免脱离群体而带来的孤独感。

三、自我概念的形成好群体认同

自我概念理论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对环境的经验和解释形成的自我知觉,它受他人的评价、对自己行为的反馈和归因影响。儿童青少年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人称为重要他人青少年的重要他人之一是同伴,他们会自发地选择并适应所属同伴群体。而群体加入的重要性就在于个体感受到自己被群体接受。

因此,青少年常常在追随流行文化和偶像的过程中,加入一个特定的梗或追捧某个明星,以与同龄人建立共同点,以此来与群体保持一致,建立友谊,被群体接受。

不仅如此,个体还会通过群体认同来获得自我同一性。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在群体背景下,将群体特征自我化,从而刻画自我,获得自我同一性。因为“我所在的群体喜欢”,所以“我喜欢”,最终内化为“我真的喜欢”。在群体认同的过程中,获得新的自我概念,不断通过自我认同感在群体中获得归属感。

 

那么,心理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呢?

1.澄清“梗”

与学生一起了解这些的真正来源和含义、流行背景和常见用法。如有机会,也可以尝试用辩论式的对话,探讨使用这些网络的好处和可能会存在的负面或误导性的影响,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质疑和判断。引导他们寻找独立的来源并多方面收集信息,以形成全面的观点。同时提供替代选择与青少年讨论一些更积极、更有价值的梗或话题,帮助他们意识到追求有益内容和回避不良梗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对个人行为起着调节与定向的作用,积极自我概念可以转化为不需要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因此应该强化青少年的积极自我概念。帮助青少年审视和分析他们的自我概念,并引导他们从积极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给予青少年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注重赞美他们的努力和成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和支持他们的人际关系,包括家人、朋友和其他社交圈。这些支持网络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自我概念。引导青少年学会积极思考,看到问题中的机会和解决方法,学会适应各种变化和挑战。鼓励他们关注积极的一面,培养应对挑战的乐观心态。

3. 树立正确的榜样

首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榜样。鼓励青少年关注不同领域的榜样,例如科学家、社会活动家、运动员等,帮助他们认识成功和价值来自于不同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而不仅仅是娱乐圈中的明星。其次,强调个人价值观。帮助青少年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并与当前的行为进行比较和对照,引导他们关注个人的品德、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善意。最后,角色建模。寻找家长、教师或关心青少年的成年人成为积极的榜样,展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传递给青少年正确的信息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