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论》
发表日期:2023/11/20 19:21:41 作者:李祺 有265位读者读过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中国有着特殊的现实国情,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进入普及后时代。我国的基础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发展方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路径是什么?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和战略任务。《教育均衡论》这本书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为我们呈现了各个地区的教育层面的百态现状,结合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上来看,从教育与人、经济、社会等等各个层面上加以分析与研究,推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发展。本书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背景意义,理论演绎,体系构建,实证分析,案例研究,行动策略和思想升华。
第一部分,背景意义。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的历史选择,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一项战略任务。教育均衡是目前我国现实教育问题的反映,既是现实存在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反映,也是社会对教育资源短缺,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反映。这是人们对现行教育制度的审视和反思,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均衡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第二部分,理论演绎。教育均衡论中最让人感觉到新颖的便是这均衡一词。均衡在我们的理解有各式各样的含义,在不同的领域我们也会有对均衡不同的体验。均衡更经常运用在经济领域,如何达到均衡又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今,在教育面前,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资源不平衡,自然做不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就是政府提供给每个孩子的学习条件、权利、机会是均等的。不管他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不管他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我们因地制宜的探讨,在区位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基础教育均衡迫在眉睫。结合基础教育的阶段特点,我们需要解决不少的实际问题,警惕教育均衡发展中低水平和高水平的陷阱。
第三部分,体系建构。这部分主要介绍了教育均衡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结合UNESCO确定的世界教育指标体系,借鉴OECD制定的义务教育指标的建构思想,我们在测度教育均衡时,从以下几方面考察,受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结果等等。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要素有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学校的总入学率或净入学率,区域间、特殊学生、城乡学生、男女入学差异,地区间公共教育经费差异指数,教育结果等等。书中分析了如今中国基础教育均衡总指数与分项子指数,数据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均衡指数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
第四部分,实证分析。在研究中,本书无论是数据资料样本,还是抽样调查样本,我们选取的是普通中小学作为研究对象,不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所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各地中小学入学率发展趋势的分析,各地区公共教育经费的差异分析,各地区中小学均教育经费差异分析,各地区教师合格率差异分析,各地区中小学均校舍面积差异分析,各地区教育基尼系数及其差异分析等等。2000—2003年教育基尼系数最高的是西藏,受教育年限仅有3-4年。在目前现状下,每个地区受国情、经济、政策、社会、学校因素的情况各不相同,地区教育不均衡的现象也各不一样。
第五部分,案例研究。首先分析研究了美国英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的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并时刻关注国际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进展,尤其是日韩。在中国教育均衡的区域选择中,东部的教育资源比中、西部要更多些。在具体的城市中,教育规划也是不一样的。深圳市基础教育强化政府“三个保障”的“深圳模式”,杭州市实行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杭州模式”,寿光市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寿光模式”,铜陵市优化教育结构的“铜陵模式”,成都市实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成都模式”,沈阳市推动区域教育均衡的“沈阳模式”。
第六部分,行动策略。推进地区、城乡、学校、不同阶段、接受基础教育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通过发展教育扩大受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基本前提。鼓励扶持私立、民办中小学发展,满足一部分人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使政府集中力量推进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十大对策:开展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教育财政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坚持依法治教,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标准。
第七部分,思想升华。以人为本的教育均衡是重中之重,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新中国走向教育公平指日可待。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大众接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带动落后地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必将成为主题。教育均衡论理论可以对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教育质量,进一步得到教育结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