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德育之窗>> >> 正文

融爱育真 悦纳共生——湖熟中心小学承办江宁区“基于课程评估的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专题研究活动

发表日期:2025/5/9 12:29:15 作者:罗阳 有271位读者读过

2025年5月7日,由江宁区教学研究室主办的“基于课程评估的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专题研究活动在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顺利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特殊教育教研员茅成老师、湖熟中心小学王生龙副校长江宁区中小学融合教育教研共间体第三组(东部组)各学校触合教育工作负责人、教研组组长、班级有特需学生的任课教师等。

在课堂展示环节,湖熟中心小学黄如春老师带领四年级学生一起学习《庞大的“家族”》,通过研究,知道了昆虫的一般性结构和特征。课堂中黄老师借助昆虫标本、活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昆虫共性,通过制作昆虫模型巩固昆虫的概念,并利用多种正向强化方式对特需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建构昆虫的概念,提高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陈允力老师在体育馆内开设《小篮球-原地运球》一课,采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等,让特需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能和伙伴们一起学习原地运球,通过让特需学生手托球来体验手指触球的感觉,从而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既训练了学生的体育技能,也提升了身体素质。

在第二节课上,刘晓慧老师执教了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7 What’s the matter(第一课时)》。刘老师基于课标设计了“猜测情绪—观察情绪—感受关爱—给予关爱”四个逻辑递进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双提升。针对特需生的学习需求,刘老师采取多模态输入及个别化支持策略,通过沉浸式教学维持其学习动机,实现了本节课的融合教育目标。

说课环节,授课教师们就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的支持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充分展现了融合教育理念在不同学科中的实践应用。

接下来,湖熟中心小学罗阳老师对本校融合教育工作进行汇报,她从学校融合团队的发展、特色课程“非遗石绘”、基于全方位评估的适宜性课程调整等方面介绍了学校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调整策略与实践。

潭桥小学的张虔老师开设《让每个生命从“融”生长》讲座,介绍了潭桥小学校园融合文化建设的措施,阐述了融合教育对不同儿童的意义,分享了学校融合团队建设的经验。

接下来,湖熟中心小学王生龙副校长为活动致辞。王校长以湖熟地方特色为切入点,介绍了湖熟中心小学发展历程、融合教育等的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努力让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享有优质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最后,教研员茅成老师就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做了几点强调:一、要依据特需学生学情设计和调整教学设计;二、要秉持“1+N>N”(一个特需学生和N个其他学生或N种手段)的原则;三、开展融合教育要秉持教育公平性原则,融合教育不光是面向特需学生,其实也面向了各个层次的学生(要关注“44”名学生而不是“42+2”名学生)。

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融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特殊教育需求学生创造更包容、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助力每一位学生在融合的氛围中获得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