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和囫囵吞枣
发表日期:2009/10/25 22:19:44 作者:无 有767位读者读过
细嚼慢咽和囫囵吞枣
——参加“二十年回眸 记忆中的精彩课堂 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这样的两个词是我在昨天听完课留在脑海中的,“细嚼慢咽”是我送给大师的词,“囫囵吞枣”是我对自己的评价。
昨天有幸聆听了几位大师亲自执教的几节精彩难忘的课。这些课都是十年前甚至是二十年前他们参加全国赛课获得一等奖的课,今天还是由原班人马来执教。都过去一二十年的课了还拿出来上,现在的教改形势紧迫,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这是我听课前的想法,听完课我才知道什么是精彩,为什么能称得上是精彩。
这真是一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盛宴呐!我们在这一天的时间中分享了孙双金老师的《白杨》;张伟老师的《草原》;虞大明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李伟忠老师的《鼎湖山听泉》;黄兰老师的《灰雀》。
可以说他们的课各有特色,有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感觉。每一节课,我不仅是作为一个老师在听课,我还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来听课,我感受到课堂不再是课堂,更像是心灵的家园。孩子们在大师的引领下时而变得激动;时而变得深沉;时而变得仁爱,我也身临其境般的跟着他们一同沉醉其中。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整理自己的思绪,渐渐地,大师们课堂执教的闪亮点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我理出其中的共同点以便自己日后的学习、消化、吸收。
一、注重课前交流
每一节课前,都有教师与学生的简短对话,表面看像是在与学生闲聊,其实这“闲聊”也是别有用心的。孙双金老师的课前交流是问学生来自那所学校,用几句话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校,一定要讲出特色来。这样的交流就是在为后面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作铺垫。再如李伟忠老师的课前交流是让学生谈谈对“聼”这个字的理解(用心用耳认真听),接着播放各种不同乐器演奏的曲子让学生猜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课前的这两件事也是在为学习课文作准备,因为他教的内容是《鼎湖山听泉》,与听密切相关。
二、提问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如孙双金老师板书课题《白杨》后,他问学生看了题目有什么想法?学生提出白杨生长在什么地方?他随即在课题左侧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学生提出白杨树有什么特点?他又在课题下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学生提出为什么写白杨树?他在课题右侧再次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在接下来的上课过程中他就围绕着学生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来进行探索分析,并且板书也是按照所提的问题来设计的。真的让我感受到什么叫“匠心独运”。再如虞大明老师上《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时,讲到五壮士带着怎样的情感跳崖时,他的提问就非常有层次性和启迪性。学生回答出是带着胜利的喜悦跳崖时,他问“你从哪儿体会出的?”学生回答是带着笑跳的后,他又问“除了这一点还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跳崖的?”学生回答还带着对日寇的仇恨来跳崖的时,他问学生从哪儿体会出的,学生回答是从他们砸枪的举动体会出来的。这里他又追问了一下:“这枪是日寇的所以他要砸了,试想如果枪就是他们自己的,还会砸吗?”学生这时犹豫思考了一下回答出也会砸掉的,因为他们不想留一丁点儿东西给日寇。虞老师的问题可以说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啊。
三、教师带着情感全身心地走进文本
这几位教师的教学让我真切的领悟到什么是“披文入境”。教师们将自己的全部感情融入在课文情境中,学生自然会深深地被老师的讲解吸引。他们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种语气都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仅仅这些就足以给人一种感染了。
四、教师的评价语给得及时准确
如孙双金老师在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后,学生能一针见血地回答出来时,他会说“你真是有一双火眼金睛啊,比俺老孙还厉害呢”再如黄兰老师让学生猜想从哪儿看出小男孩也喜欢黄雀的时,她表扬学生会读书,实际也在渗透一种读书的方法。这些一带而过的评价语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自信的种子,从此生根发芽。学生在学习上的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教师所给的肯定性评价。
五、板书精心设计提炼出课文内容
《白杨》一课的板书: 戈壁————白杨————爸爸
外:高达挺秀 后继有人
内:本性正直 扎根边疆
生命力强
坚强不屈
《草原》一课的板书:
景色 美丽 动情
草原 途中 盛况 又动情 “我”
| 主人 好客 更动情 |
蒙 情深 汉
这些板书都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他能帮学生梳理清文章的脉络。还有其他精彩板书就不一一例举了。
六、教学过程中重品词析句 语文味浓厚
孙双金老师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到白杨树的内在品质,他抓住了“从来”和“哪儿……哪儿……”这样的词语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张伟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老舍先生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他抓住了一个“走”字和一个“飞”字。“走”字写出作者这一路看到的都是草原感到了乏味,所以觉得时间慢便用了“走”;“飞”字看出作者内心有了变化,他想多看一会儿窗外的盛况,由于来不及看仔细又觉得时间过得快,便用了一个“飞”字来表达,写出了作者由于高兴激动而内心在飞。《狼牙山五壮士》则是抓住了一个“砸”字来反复品读,体会出他们对敌人的仇恨。《灰雀》是抓住了人物对话时的提示语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并且教师还创造性的设计了给对话加上提示语的练习。
其实还有好多共同的优点,只是由于我能力有限只能总结如上了。他们的课过了这么些年还是一样精彩,这些就足以证明他们为何而精彩了。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时代再变课改再变,我们教语文的本质不能变,那就是品词析句的教学。
回想我自己这十年来的语文教学,那真叫一个“囫囵吞枣”。每篇课文就这么走马观花地带学生过一遍,学生学完后没什么印象,我教完后也没什么心得。听了他们的课,我如同醍醐灌顶,想到我最近上的一篇课文《小鹰学飞》。自认为已经能很好地抓住小鹰的三句话和标点符号的变化来教学就是品析句子了,其实还相差很远。如果我能抓住老鹰的三句评价语来教学,也许这品析还会深入些。老鹰前两次都说“不算会飞”,而最后一次却说:“孩子,你往上看。”前面两次它都没有喊“孩子”,这次看出老鹰对自己的孩子这么拼命地学飞也有些不舍了。“你往上看”没有给予清晰地评价,是怕伤害到小鹰,因为他的孩子已经竭尽全力了,已经变得谦虚了,所以它才说得这么委婉。如果我能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一定学得更加透彻,并且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处理得还很粗糙,就这么囫囵吞枣地上完了。要想让自己在分析教材时达到细嚼慢咽的境界,可能需要的不仅是一种优雅,更加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沉淀。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提升,才能真正地吃透教材。只有自己吃透了,才能把真正的养分精华给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