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动”与“静”[转载]
发表日期:2012/9/30 17:02:44 作者:刘雪红 有715位读者读过
课堂中的“动”与“静”[转载]
小学生思维正处在一个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面对这一特点,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而“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部表现。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动”与“静”教学气氛的创设与调节。这里所说的“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动态的教学气氛,而“静”则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静态的教学气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动”能让课堂教学气氛热闹,让学生活泼有生气,而“静”则能给予学生自主思索、回味、感悟的空间和时间。“动”与“静”在课堂教学中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综合体,我们不能把“动”与“静”机械地割裂开来,而应将“动”与“静”有机地统一起来,让数学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气氛动静相宜,这才是数学课堂应有的状态。
一、存在的问题
对于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笔者经过了悉心的观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追求热闹,“怕”静
[案例]
练习课上,教师出示一组有规律的数字,要求学生继续往后填。
师(笑眯眯的):你发现了什么?(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师(开始有点不自然了):再想想,你发现了什么?(还是没有学生举手)
师(急了):那就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吧!
于是,学生开始了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当然老师也不“闲着”,深入到各小组中。
结果当然是老师光顾过的小组回答出了问题。
[分析]
出现上述现象,第一个原因是教师观念上存在着误区,他们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而害怕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静”。 他们有的追求课堂教学的“气氛热烈”,这一点在公开课上尤其明显,一旦提问后出现“静”,就马上和学生频繁“过招”,一问一答,一题一议,制造出热闹的课堂教学氛围。他们有的担心课堂教学中出现“静”,以为课堂上一出现“静”就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常常为这种“静”而产生急躁情绪,于是,不断明示或暗示学生怎样思考、怎样讨论、怎样回答,直至迫不及待地自己说出结果。
(二)盲目跟风,“瞎”动
[案例]
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播放小芳的一天:早上7点起床,7点10分吃饭,7点30分上学,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画面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然后老师再把画面定格在其中一个钟面上,开始认识钟面。接着出示不同时刻的钟面,最后进入“时间城”,做一些练习。整节课老师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欣赏图片,一会儿放音乐……学生也随着老师的节奏一会儿看图片,一会儿听音乐……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是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来实现的。整节课没有板书,也没有用课本。学生为眼花缭乱的画面所吸引,课堂气氛看起来非常活跃。但在实际检测中,学生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分析]
为了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等,教师常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某些环节,或是利用精美绝伦的多媒体课件来制造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眼球,或是极力鼓励学生说出大胆奇特、标新立异的见解,或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或抢答,或比赛,或小组合作……总之,用“动”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兴奋、活泼、愉快的情绪参与着课堂教学活动。但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课件制作得再精美,也无法代替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些范读、一些板书会使学生心领神会,起到示范、感染、熏陶的作用。一堂课下来,有的无法分清教学重难点,有的根本没有掌握解题要领,收效甚微。“动”得是否有组织、有计划,“动”得是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发展有所帮助,“动”得是否既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又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实施策略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要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更应该合理利用“静”这一教学资源,追求 “动”与“静”的双赢。让数学课堂的节奏张弛有度,气氛动静相宜。
(一)以“静”制“动”
“静”与“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没有“动”就没有“静”,同样的没有“静”也就没有了“动”。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也就是说“静”能为“动”服务。
当课堂教学中学生过度活跃,过度散乱时,创设“静”的教学气氛是教师将学生再次引向主题的有效“武器”。即以“静”制“动”。
例如在一次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中,当课堂刚开场时,学生进入课堂,他们虽没有大声地闹闹哄哄,但是却不断地转头看后面的听课教师。接着教师进入课堂,他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用亲切的目光环视了全班学生,教师的“静”使学生兴奋而不安的细胞逐渐安定下来,很快,学生全都转向老师,不再转头。“老师为什么不说话呢?他第一句会说什么呀?”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向课堂,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此时此刻,教师要抓住“静”后的黄金时机,抓住“静”化了的心灵,来一段精彩的语言,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被激发而提高,知识和信息就会像一泓清溪流进学生的心田。当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乱而无奈时,“静”会带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
(二)“静”中待“动”
“待”是等待、期待。我们需要“静”来等待或期待学生思维的形成,情感的勃发,思维的扩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它告诉我们“静”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课堂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区,是理性的思考地,因此对于课堂教学应有一个“静”的氛围,从而期待更多的“动”得以涌动,得以实现。
1、 导入时“静”赏
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对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也有一定帮助。因此,我们要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让学生能马上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迅速集中注意力。
例如现行的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有很多用到了主题图。在一次《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上,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呈现一幅公园游乐场的情景图,它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
师:又是一个星期天,天气真不错,瞧!游乐场里来了好多的小朋友,他们都在玩什么呀?咱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播放动画:(有玩过山车的,有玩跷跷板的,有玩滑梯的……)
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玩过山车有几人?
生:……
学生提的问题多而有价值 ,解决的方法也多样。学生通过自己的“静静地”观察思考,发现并提出了主题图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这一环节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提问后“静”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将摆脱不了对老师、对同学的依赖心理,很难拥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还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这关键环节,千万不要因为“冷场”而让它匆匆走过,其实,学生智慧的火花多在“静”中,在所谓的“冷场”中闪现的,这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每次提问后,应该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尤其是难度比较大的问题,更是给予充分的时间。
例如:《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教师指导学生比较图形的大小,当学生已经知道用观察法和重叠法比较图形的大小后,又出示了一组这样的图形:
师:你能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吗?
生1:图1大
生2:图2大
生3:一样大。
师:究竟哪一种答案正确呢?怎样才能比较出大小,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这时学生马上安静下来,静静的思考起来。渐渐地,就有学生举手了,有办法了。
这里教师没有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回答,而是让学生“静”思,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冷静的分析,认真的考虑,然后再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3、活动前“静”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
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但是活动开始之前,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而导致盲目乱动,往往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组织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操作程序给以必要的说明,而此时应该要求学生 “静”听。
例如教学四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当学生初步建立了1平方米的空间观念时,我拿出面积是1平方米的纸模放在地上,问:“同学们,你猜在这个1平方米的纸上能站多少个人?”同学们有的说6个,有的说10个,我笑着说:那我们来亲自试试吧。这时有几个同学们蠢蠢欲动了,我适时提出要求:那么我们一小组一小组来吧,看看能站多少人。然后分组进行,学生便按组有条理的上来,并且很快就算出了可以站几个人,气氛非常热闹而有序。
4、课尽时“静”悟
“悟”是了解,领会,觉醒。数学课结束之前,不仅要小结学习的知识,还要重视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小结。教育心理学认为,创造能力与学会如何学习的核心是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的获得与改进。数学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意识,以利于今后进一步学习。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学生通过大量地猜想、验证,从而获得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课尽时,教师可以提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并且告诉学生猜想与验证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好方法,而且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今天,我们就是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希望同学们用所学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在这样的课末小节中,老师帮助学生适当总结学习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适当总结学习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动”“静”结合
“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更是蠢蠢欲动。既然压抑孩子一动不动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妨顺应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动起来。同时又要保持“静”的思考,使得“动”中有“静”,让学生“动”出点名堂,“动”出点乐趣,让孩子在“动”中有所得,让课堂成为孩子的“动感地带”。
1、听听看看,兴趣倍增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多媒体技术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化背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通过让学生听听看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唐诗《回乡偶遇》,并配乐朗诵。
师:大家看到的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诗,贺知章就是我们萧山人,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首诗共有几个字?
生:四七二十八。
师:对!每句七个字,这样的诗,又称七言诗。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新颖独特,学生很快就被这精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所吸引,这样的课堂不仅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学生兴趣倍增,很快就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乐于学,学得快乐。
2、说说做做,融入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所谓说说做做,即让学生除了“听”还要自己积极参与讨论、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等。
如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一段录像,然后要求学生把经过的各种车辆记录下来。观看一遍之后,学生根本不能记录下来,教师趁势要求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学生马上提出建议:几人合作,每人记一种。这时学生立即组成四人小组马上就开始分配任务。
当教师放完第二遍后,所有小组都统计好了,每人都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作为学生,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融入角色,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展现出自己。
3、写写练练,调节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获得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课堂练习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也不仅仅是信息反馈的手段,而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间。因此,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堂练习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的绝好平台。
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这一课时,讲了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后,我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算式来,然后请同桌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如16÷2=8。学生都饶有兴趣地拿出纸来写在上面考考同桌,这样既调节了思维,又激活了学习气氛。
4、比比划划,轻松和谐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特别是像长度、面积、体积等单位的教学,利用比比划划这一手段很快就能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建立这一概念。例如在《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教学时,开头我采用了复习长度单位的方式来导入,我请学生动手比划出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学生各个劲头十足,后来当认识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时,我又请学生比划出他们的大小,学生同样非常乐于参与。通过比划,不仅使学生记住了这些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而且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在记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让孩子们“动”手指来“说”不仅可以打破单调的死记硬背的规则,而且在大家的比划中,也增添了不少趣味,加快了记忆的速度。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这样的方式尤其受用,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下学到了知识。
5、玩玩动动,意犹未尽
洛克曾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像游戏、各种竞赛等,在这种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它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思维的训练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如上《可能性》这一课,课末,老师和同学们玩起了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通过游戏,明白了玩这个游戏时,也存在一个可能性的问题,有可能输,也有可能赢。几个回合下来,教室里已经一片欢呼声。直到下课,同学们还在继续着这个游戏,意犹未尽。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都按一定的节奏变化发展着。课堂教学也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节奏。一味地动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会导致课堂教学“虚假繁荣”;一味地静,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充分发挥,会使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当然也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将“动”与“静”有机统一,追求“动”与“静”节奏的和谐,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真、善、美的境界,共创课堂教学活动的“和谐共振”, 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心随我“动”,“静”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