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教学论文>> >>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表日期:2007/11/15 11:18:51 作者:无 有1113位读者读过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杨祥明

 

创造性思维又称思维创造性,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或条件,是学生今后立足社会、成材创业必须具备的基础和保证。江总书记指出:“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我就数学教学方面的体会,谈谈如何引导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引导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创造性思维普遍存在着畏难思想。认为自己只是个小学生,所学的知识拥有的能力都很有限,要创造太难。由此,我意识到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引导他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帮助他们走出创造思维是“不可想”的误区。我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通过思维有独特、新异的发现,产生前所未有的结果。比如有一次做计算:51+52+53+54+55=?一位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后说:由于53是这5个数的平均数,因此可以通过移多补少的办法把这5个数看成53,再用53×5的方法计算。对这个学生的计算方法,及时给予表扬,并肯定他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表现。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基础知识一般都比较抽象这一特点,尽可能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内容。如:教学四年级数学中有关“射线、直线的认识”一课时,我用幻灯制作了能抽动的、有色彩的教学图片,变抽象的说教为直观的演示。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射线的一端、直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这一抽象的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语言能力的训练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儿童口头语言、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发展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比如在教学“线段”一课时,把线段的特点编成儿歌,加强学生的记忆。加强学生语言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计算题、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我总是要求学生讲出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3、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

1)培养发展思维流畅性。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面对题目,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思考出较多的解题方法。如:求5+4+5+5的总和,学生不仅用“凑十”法,而且能用5×4+45×5-1等方法解答,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2)培养发展思维变通性。我要求学生解题过程中,不受思维定势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发挥其思维的变通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求解。如:光明林场原计划每天植树450棵,6天完成任务,实际只用了5天。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植树多少棵?学生列出的算式是450×6÷5-450,思维受到一般解题定势的影响,于是,我便启发学生:“由于实际比计划提前1天完成任务,那么对于1天的工作量如何解决呢?”学生展开讨论得出,只要在5天内比计划多完成450棵的植树任务,就能解决问题。因此,用450÷5就可直接解答。像这样长期坚持把如此简洁的解题思路教给学生,那么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会有多大的益处啊!

3)培养发展思维的独特性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经常提醒学生:学习不能死守书本,要打破框框、敢于创新。比如,把“三角形面积计算”用拼剪的方法来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老师沿着这个思路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凭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索,最终通过验证加以运用。实践证明,引导学生争取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其思维的独特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创造信心

首先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从而保护了学生创造的渴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有利于思维创造的机会。引导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第三,对于学生每次创造的成功,给予及时的鼓励,使他们有一种满足的、积极的、愉快的情绪投入到主动学习的课堂中,增强其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信心。

总之,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过程中复杂的、赋有创新精神的高级脑力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成功的必要。因而,在素质教育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