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谢强龙>> >> 正文

2010年顶岗实习、脱产研修的记录和心得(三)

发表日期:2010/4/10 10:20:30 作者:无 有623位读者读过

2010年顶岗实习、脱产研修的记录和心得(三)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谢强龙  201048星期四

今天我们的课程是班主任刘老师邀请了苏教版教材编辑部的侯正海专家,来为我们做一个关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解读与处理的专题讲座,题目是《研究教材——有效教学的根基》。

一开始,侯正海专家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常常听到这种说法:研究教材是有效教学的根基?”我们静静地思索了若干分钟后,他又接着说:“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来分析!”记得教育家D.A.格劳斯在《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中说过:“如果教师的知识越清楚,连接的越好,越自然,那么,他们就将趋于越有生气地进行教学,以越有变化的方式表达,从而充分地鼓励学生,并对学生的评论与问题做出反应”。所以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如果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的话,应该从三方面把握教材的结构,分别是:宏观、中观、微观。最好想办法将一至六年级的教材教参通读一遍,让自己的胸中有丘壑。现在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有四大板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既有相互的密切联系,也在不同的年段教学上有细微的侧重点,我们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有了七点比较深刻的收获:

1、每节数学课我们都要通过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的起点、确定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找准教学的关键点,特别要处理好落脚点与延伸点;

2、我们既要为后面的教学作必要的铺垫,也要把握好程度,不能过分以至于超标;

3、要在课前了解学生的学情,也就是学生的现实起点,而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逻辑起点,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组织教学;

4、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割裂;

5、组织好操作活动,恰当有效的动手操作,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有趣性,这样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力;

6、在教学中当然要有探索,但同时也要注意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不能单纯为了探索而探索;

7、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方法的传授,应该是三部分:先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策略及什么时候用何种策略,然后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传授方法,最后还要有回顾与反思,这样才能真正让方法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策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