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顶岗实习、脱产研修的记录和心得(十二)
发表日期:2010/4/22 9:37:23 作者:无 有670位读者读过
2010年顶岗实习、脱产研修的记录和心得(十二)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谢强龙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今天的研修的课程安排是到玄武区的一所名校昆仑路小学听课,早上六点半起床后,一边洗漱一边叫几位同班学员起来,很快收拾好听课材料吃过早点,我们住校的几位就坐上了刘老师安排的校车,在九点半左右我们到了目的地。
走进昆仑路小学,我感觉这座学校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是布局很合理紧凑,整个校园弥漫着一种书香味。几乎学校的每一面墙壁上,不是贴着科普知识展板就是贴着学校的二十佳优秀学员,让每一个学生既能被科学的氛围所浸没渗透又能被先进的典型在前方引领。真是处处有文化,时时在激励!
第一节课是刘涔老师的《认识分数》,这是三年级的一节概念课,也是分数学习的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掌握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表示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跟昨天百小的一节课是同一个内容,听完之后感觉有明显不同,显然今天的课更甚一筹,第一刘老师的语言更加具有儿童化,更有激励性,抑扬顿挫、循循善诱,紧紧的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刘老师在学生发生错误时,不是简单的纠错,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反思进而修改。这一点在例题第二问这个教学环节尤其突出,第二问是两只小猴子分一盘桃,一盘桃有4个,平均每只小猴子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正确方法是因为是两只小猴子分,所以将一盘桃平均分成两份,每只小猴子分到其中的一份,就是一盘桃的二分之一。可是一连有数个学生都回答是四分之二,将份数与个数弄混淆了,这个时候刘老师先不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简单的否定,而是要他们在仔细想一想,并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通过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快就发现了不妥之处,改正了过来,相信他们的印象也是特别深刻的。所以今后我要遇到类似的情形,也要向这样处理,这里要舍得花时间!
第二节课是吴娟老师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是一节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课,本身是很枯燥乏味的。可在吴老师的妙手处理下,就大不一样了,她用小侦探柯南这一个孩子们都很喜欢的动画角色为主线,将全节课的所有想一想、试一试等习题串成了一个整体,让孩子们在不停地侦破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题目。而且对方法的揭示及优越性,也是让学生通过操作与比较自己体会出来的。
最后是田春景慧老师的经验介绍《“成长本”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让我深深感觉到,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太不容易了。不仅仅需要必要的文化素质,更需要坚强的毅力与一颗持之以恒的决心。我们回去的路上交流,这位田春教师实在是太厉害了!看来我们只能学其精神,而没办法学习其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