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谢强龙>> >> 正文

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

发表日期:2011/4/18 13:35:04 作者:无 有604位读者读过

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起来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后反思汇总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教材简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从第页至第页,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基础上教学的。这单元内容非常丰富,内容分两段安排:先安排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普通笔算(两个乘数既不是中间有0的数也不是末尾有0的数),例1教学之后的巩固练习中渗透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再安排例2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或几十几、几百几十乘几十)。

教学重点是;教学难点是。

我的反思:

教学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个单元后,学生和我都感觉收获挺大的,学的比较轻松,回顾自己当初的设计与两个班教学的经历,我有以下四方面的收获与感触:

1、能够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

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由于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平行四边形的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我一开始安排了找平行四边形,说它的特点。学生因为在学习平行与垂直这一课时,已经能在平行四边形中找出两组平行线,有了初步的感知,可能有学生会说两组对边平行,而且我接着就安排了用三角板等工具进行验证。而教学梯形时,我采用的紧紧结合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两兄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以学生先猜测再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目的是让学生感悟怎样学习省时省力效率高,同时让学生明白获取知识的方式可以由自己的探索而求知、认知,培养探究的意识。学生兴趣非常浓,投入程度很高,而且效果不错!

2、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教学的重点。

由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旧知识中孕育着新内容,新知识又是原有知识的扩展。在学生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后,再用两组平行线交叉形成什么四边形,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线与面之间的联系,巩固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又沟通了平行四边形与长、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引出了梯形,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另外通过想象,会形成什么四边形,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和学生共同完善了小学阶段四边形大家族的全家福,让学习过的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更加系统化与形象化:

四边形的全家福

3、让学生在数学课上既动脑又动手,实际上动脑的外在表现就是动手(当然做小动作除外),动脑动手是相辅相成的。动手做图形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创造的平台,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与创作方式而达成自我创造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创作中体验到成功感,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就是这么容易,从而产生愿学、乐学的学习情感。我特地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有画平行线与画长、正方形作基础,我觉得学生也能顺利地画出来。而且前面教学,在两组平行线交叉形成什么四边形,板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也是在给学生的作图作了指导,同时用演示了三种不同的画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更为后面认识底和高,尤其是画高打下了基础。

4、我认为正确画高的前提是准确把握理解什么是高!

第一步是理解高的含义,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设计了比一比这个活动,按高低不同的顺序排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当学生排好顺序时,教师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排列的?很显然,学生会回答是根据它们的高低不同。老师接着说:如果我们把它们的高度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就是平行四边形或者梯形的高了。这样学生对高的含义的理解就有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了;第二步是学习高的画法。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画高,然后同桌交流。这个阶段我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操作和交流讨论的空间,达到有效探究的目的。没想到这样一来后面的学习,学生非常轻松,有一种顺风顺水、水到渠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