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日期:2011/2/24 9:27:19 作者:无 有647位读者读过
人生的价值由自己的态度创造
——学习吴邵萍老师先进事迹感想
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我喜欢看百家讲坛,尤其是于丹老师的节目,曾听她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要因人而宜。
酒这种形态与米这种形态之间的距离是最远的,酿造的时间是最长的,中间付出的汗水是最多的,容易被破坏的几率也大,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去做?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经得起岁月的洗礼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呢?在我看来,即使是将米酿成酒,也有品质高下之分,你是愿意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几元钱的地摊酒,还是如香绵醇口回味无穷的梦之蓝与五粮春呢?
吴邵萍老师27年来对责任和使命的良心付出,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之所以让我们感动,是因为燃烧在她心中的温暖恒久,辐射的感染力就延伸了。把爱倾注在每个孩子的身上,爱园胜爱自己家,爱同事似亲姐妹,尽心履职、言传身教,所有的真情流露,都是来自于她信念的力量。而吴邵萍老师,把“爱”、“学”、“研”、“传”溶入了对生命和事业的注解,长时间为了一个梦想去“酿酒”,结果把自己的人生酿的香飘四溢、八方闻名,成了我们不断努力的先进典型与榜样楷模。
27年的旅程真实又温暖,还来自于她“平淡”的力量。一个人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学习就应成为“常态”。她的好学、勤学,挚爱追求,充实在她一路前行的脚步里。“智慧型园长”这样的社会褒赏对一个孜孜不倦的教育者是最大的鼓励。“借助教育情景,鼓励教师成为家长的合作伙伴,不做理论的奴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服务,管理应变他控为自控,要使教师的发展可持续,不要轻易否定教师的想法,问题是管理园的契机”。把身边事、家园事管理的井然有序,为千万个稚嫩孩子提供学前教育的新思路,新环境,把责任放在常态,把使命当成良心,不计个人得失,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宁静致远的心灵富足。
读了吴邵萍老师的事迹,我感觉心灵像是经过了一次深层次的洗涤与抚慰,有了以下感悟:1、需要我们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选择低姿态;2、保持心胸宽广,眼光深远,要有不问收获只知耕耘的精神;3、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要理解和嘉许;4、做到如水一样,善于准期有信而至诚尽性,象水一样善于约束和委屈自己,当它汇集起来之后,仍然沿着固定的道路而行,对任何生命都不构成威胁;5、有水一样的凝聚力,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6、像水一样能夜结露珠,能晨飘雾霭,或舒缓为溪,或陡峭为瀑,会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当吴邵萍老师成为我们教师大众的榜样时,让我真真正正的领悟了“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的真谛!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只有爱心的老师才能教出有爱心的学生,有爱心的学生才能成长为有爱心的下一代人,人活着要有点精神追求,就要有积极地人生态度,我将努力沿着吴老师等先进人物的成长足迹,扎根乡镇学校,勤奋踏实工作!在三尺讲台上,用青春和激情诠释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