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 >> 正文

提高“教学力”与提高“学习力”

发表日期:2010/11/30 11:25:42 作者:无 有556位读者读过

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这帮小孩怎么了,一个问题下去,半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哎,比自习课还安静呐!”“他们那里听课啊,不知道在下面干什么呢!”这也是我课上经常会出现的情况,从低年级带上来,发现学生们越来越不愿意发言了,这时,我们往往是抱怨学生不认真听了,不积极动脑筋思考了,很少会去反思一下,问题是不是出在了自己身上。

听了省特级教师储广林老师的课和他关于“学习力”的研究,我似乎明白了点什么,那就是我们的“教学力”还很单薄,对于学生的了解和对于课文的研读还远远不够。我们的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的心里特点,“感受”、“想象”、“拓展”、“积累”,只有遵循这样的过程步步引导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而教学设计必须在抓住“重点”,把握“特点”,掌握“难点”的基础上,以一主线贯穿,层层推进,才能拥有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老师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听完课后,仔细翻看听课笔记,回忆老师的教学过程,抓住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几个词语,多次朗读,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感受李时珍师徒的生活之艰苦,再想象他们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小故事、录像资料、《本草》简介的拓展,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李时珍之苦。而“你看到了怎样的李时珍?”这个简单的问题也多次问出,但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学生的理解也一步步加深,充分感受到了李时珍的不畏艰难、乐观、坚持不懈等品质。

回想自己的教学,往往只是按照自己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上,却很少考虑,这教案是不是好,问题是否难,是否适合学生。这些都该是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我想,只有教师拥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沉下心来好好提高我们的“教学力”,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