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茅洪锋>> >> 正文

拨情方能入情

发表日期:2010/12/24 8:25:39 作者:无 有471位读者读过

拨情方能入情

湖熟小学  茅洪锋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内容朴实,感情真挚。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全文以“送别”为主线,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与孟浩然话别饯行的情景;第四至五自然段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我觉得这篇文章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补充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

李白年轻时潇洒自在,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这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人乃一见如故的知己。这为后面理解“兄长与老师”,以及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做了很好的铺垫。

 2.体会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课文第二段,他们俩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独独不忍看着对方,独独不敢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何故?这么美的景色,他俩又是为何一点心思都没有呢?

课文最后,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教师可以做些提示,比如:回忆……祝福……感叹……期盼……

长江是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是船来船往,为何李白却在诗中用上“孤帆”一词呢?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唯有细细品读,耐心体会,方能感知其中的韵味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