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茅洪锋>> >> 正文

我听到铁树开花的声音

发表日期:2010/11/3 11:22:51 作者:无 有676位读者读过

我听到铁树开花的声音

 

湖熟小学 茅洪锋

 

昨天,我们青年教师研修班邀请了我校的胡广兰老师为我们做了一个十分精彩感人的讲座。胡老师从班主任工作的几要素入手,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一些活生生的案例,为我们诠释了老师应该做什么,班级管理应该关注什么。给人启迪,催人思考。

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班昨天发生的一件事。

昨天我在班级单独检查背书情况,要求学生逐个到我面前来背,我们班的A同学竟然背得十分流利(而且背诵的次序靠前),着实让我兴奋了好长时间。因为历史的种种原因,他一直以来基本不写作业,书也基本背不出来,再加上家长基本无心管他,有的老师很容易会放弃他。昨天,我非常隆重地在班级“狠狠地”表扬了他,并告诉同学们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我从A同学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他发自内心的开心,我也对他充满了信心。

由此,我想到了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倡导我们要因材施教,但我们那些善良的老师还苦苦地期待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大学才子,孰不知拔苗焉能助长?

1.不可缺少的爱心和耐心。教师受人尊重,往往和学者、读书人、文化人、智慧、有办法等这些词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往往对我们会有更多的期待,也总是坚信老师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也总认为老师比常人更有爱心和耐心。可有的老师可能就是缺少持久的耐心,在快到终点时放弃了,你要知道,有时你放弃的可能就是一个孩子的未来。在此,我想到了医生看病的故事,有位病人在一位医生面前看了好长时间没有好,可换了一位医生不久,病就好了。有人就说,第一位医生是庸医,第二位医生医术高明。固然,第一位医生有可能就是庸医,但有时候,也可能是你的病快好了,第二个医生只不过做了个“顺水推舟”的事罢了。

2.要用不同的尺子来丈量学生。有时,我们会过早地给学生“戴帽子、贴标签”,过早地将孩子边缘化,殊不知我们却将孩子难得一见的积极性抹杀掉了。每个孩子都是相对独立,具有生命意义的个体,有着自己的需要和生活体验,用统一的尺子来丈量学生,岂非磨灭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了标准化生产线上的统一产品了。这和我们教育的本质是违逆的。我们应该试着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那我们的孩子才会产生一种期待,一种向上的愿望,才会顺理成章地走入我们教育的正途。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