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纪海燕>> >> 正文

[原创]教学随笔

发表日期:2013/1/14 9:44:19 作者:纪海燕 有488位读者读过

                                                      教学随笔

在音乐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学生是整个课程的核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醒青少年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不断引导、启发、练习、创造、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应用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