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茅洪锋>> >> 正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表日期:2009/9/22 16:01:38 作者:无 有967位读者读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及反思

湖熟中心小学  茅洪锋

 

一.导入新课

1.阅读文字材料及照片。

2.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要求,初读课文。

2.检查预习。

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呢?

三.学习课文。

1.第一段

1)为什么说“18396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指名朗读。

2.第二段

1)从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2)分外壮丽,是什么意思?虎门寨平常不壮丽吗?平时天气晴朗时,碧海、蓝天、绿树,和今天的有区别吗?为什么今天会显得格外壮丽呢?

3)销烟明明是下午2点才开始,那么多的老百姓为什么一大早就赶到虎门寨呢?

4)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前来参观呀?

5)林则徐是用什么方法来销烟的呢?我们下节课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四.作业

1.指导写字。

2.书上描红。

3.造句:分外……

       水泄不通……

4.熟读课文3—6自然段。

 

教后反思:

语文课就应该让学生在理解、感悟、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妙处,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彩,从而实现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虎门销烟》这篇课文讲的是清朝末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在虎门寨销毁鸦片的事情。文章篇幅较短,内容比较简单,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就成了我设计教学的思考。

课文引入。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缺乏体验,对鸦片缺少了解,于是我编辑了一段小文,大概介绍了鸦片的危害以及当时中国吸食鸦片的情况,然后我又出示了几张吸食鸦片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鸦片的危害性,接着又出示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通过这些让学生感受到鸦片的危害极大,对中国国民的身体和国家造成极大的威胁,中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以此奠定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

预习检查。多数教师总喜欢把课后生子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逐个过关。而我觉得,应该把这些生子分类别的出现。一是生字表上学生不熟悉或者容易错的;而是课文里学生容易读错字音的词语;三是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词语。在这里,我列出了“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  水泄不通   成千上万”这几个成语,让学生感悟到这几个成语都是写人多的,并且让学生再说几个同样意思的成语,达到了积累成语和激活旧知的目的。对“彩旗林立”一词,注意教会学生结合词面本身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文理解。这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课文中弄懂了什么?或者你体会到什么?”这样,主要提高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共同讨论:1.为什么今天的虎门寨会显得分外壮丽。2.销烟明明是下午2点才开始,那么多的老百姓为什么一大早就赶到虎门寨呢?3.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为什么要邀请外国商人前来参观呀?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

 

                                  200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