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茅洪锋>> >> 正文

学校的和谐文化-----走进宣武教育之二十八

发表日期:2009/12/2 19:04:59 作者:无 有634位读者读过

学校的和谐文化

                         -----走进宣武教育之二十八

江宁区湖熟小学  茅洪锋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就是一种尊重“不同”、保护“不同”、协调“不同”的理念和意识。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学校的和谐文化,就是要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实现学校和教师、学生双赢的理想、稳定、融洽的团队。

和谐文化应具备这样的特征:

(一)以人为本、协调合作

和谐文化首先表现出的应是以人为本。教职员工当家作主,教师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维护和尊重,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意志表达权、民主监督权得到充分的维护和尊重。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学校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泛调动。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按照教育规律,学校的和谐文化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师生与学校的和谐,使学校成为由和谐师生组成的和谐学校,也使和谐的师生成为和谐学校的合格成员。

另一方面,还必须高度重视教职工尤其是从事一线工作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的发展和提高创设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和谐学校还应是服从于国家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法则,切实按民主集中制制定政策,从而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实现校内民主,实现团结协作。

(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诚信友爱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学校的和谐文化是要能够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团体;能够抓住影响公平正义的主要矛盾,应对各类矛盾和利益关系呈现出的多元交织和错综复杂的局面;能够实现教职工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机会、机制公平;能够实现正气上升,教育、教学和管理符合科学发展观;能够真正实现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有机融合。

(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学校的和谐文化应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这体现在学校能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教师,教师能用科学的手段教学,学校能依据市场化法则建立起竞争激励机制。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一所和谐学校要构建和谐文化就要摆脱和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坚持“四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从而营造一种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创新劳动得到回报的和谐活力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