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茅成>> >> 正文

从“小”给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

发表日期:2012/4/26 21:02:51 作者:无 有612位读者读过

从“小”给学生渗透分类的思想

湖熟中心小学      茅成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学,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然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有助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方法  渗透  分类思想  

分类是基本逻辑方法之一,依据数学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数学思想叫分类思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将事物进行分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进行研究和求解的方法叫分类讨论方法。分类的思想是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又叫逻辑划分,不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都是深化研究对象,发展科学必不可少的思想,因此分类讨论思想既是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再次强调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数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是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

然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有助于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在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种数学方法的掌握更为重要!下面是我在数学执教中和听课中遇到的相关的教学片断。

案例 1】教学二年级下册《认数》中第三课时“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练习课)

出示题目如下:比一比下面各数的大小

207307    657269    437519    9001000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然后汇报结果。

学生在完成后,教师提出:请你想想这每组数你在比较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1:我发现前面三组都是三位数比较,最后面是三位数和两位数比较。

师:那三位数是怎么比较的呢?

1:看百位!

师:如果两个数的百位一样呢?

1:就看十位!

师:那十位也一样呢?

1:就比个位!

师:说得对,当我们遇到相同数位的两个数比较大小,要看最高位,最高为相同,就比较下一位。可是如果出现两个数数位不一样的情况,该怎么比较呢?比如题目中的最后一组!

教师请同桌互相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

2:如果出现两个数数位不一样的情况,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

师:你总结的很好。的确,以后我们遇到比较两个数大小时,当出现两个数数位不同的情况,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而数位相同,看最高位,最高位一样就看下一位!(并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听完我一愣,因为我也是执教二年级,当我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忽略了分类总结这个重要的思想!

案例 2】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515   35   1035   415   812    217

师:请你先独立完成;然后你能把这几组数分分类吗?在小组里交流分类的理由。

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发言。

1:515   217是一类!

师:请说说理由。

1:因为这每组数之间存在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教师板书)

师:还有其他分类吗?

2:我们小组把35   415归为一类,因为这每组数公因数只有1,最大公因数就是1. (教师板书)

3:我们小组除了上面两种分类,还把1035   812归为一类,因为它们是通过例举的办法找最大公因数的。

师:同学们,你们总结的非常好,其实我们把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分成了两种情况:1、特殊关系: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最大公因数是12、一般关系:用例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教师板书)

紧接着学生练习:1、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请学生口答,说理由)

357   29   128   912   6012   89

2、按要求写数

1)写一个奇数和偶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写出两个偶数,使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小数。

3、判断

1)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它本身。

2112的公因数只有1

3)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由于之前的分类,所以学生在这块内容的掌握上显得更加深刻,练习的效度上不错!

案例 3】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的第一课时(认识平均分)

在新授的时候,笔者设计: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讲诉故事,呈现难题:由于太想和你们上好今天的课,茅老师昨晚很早就上床休息了,也很快睡着了。突然,茅老师醒了,发现自己被一群很小的小人抬着,当我在挣扎的时候。我被这群小人带到了一个头戴皇冠的国王面前,我这才知道我被带到了小人国!当时我害怕极了!这时,国王发话了,他说:“听说你是个老师,那我这有一道难题请你帮忙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杀了你!”我一听,更害怕了,当我看到题目时,我头脑一片空白,我流着泪说:“对不起,我不会!”只见国王凶神恶煞,就在他想派人杀我时,远远传来一阵喊声:“茅老师,我们来了,我们来帮你解答!”我一看,原来是整个二(1)班的学生都来了,当时我笑啊笑啊,就醒了!但醒来头脑里还记得那道难题,所以今天我就想看看你们能帮茅老师解决难题吗?

课件出示难题:呈现六个桃,让学生任意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请学生拿圆片代替桃摆一摆)

2)解决难题:让学生把自己的分法用老师提前准备好的桃片展现在黑板上。(可能有:分成3堆,每堆2个;分成3堆,一堆1个,一堆2个,一堆3个;分成2堆,一堆两个,一堆4个;分成两堆,每堆3个······)

3)探究“平均分”。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刚才老师发现,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那你们能根据每份分的个数相同与不同,把这些分发分成两类吗?

同座位交流。

全班交流。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当学生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发: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让学生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集体读一读。

小结:(结合板书)同学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不仅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反思】

上述的教学片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得主动,知识掌握灵活深刻。反思这两个教学片段,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两位教师都特别注重学生方法的掌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学生的学,充分渗透了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主要体现在:

1、         渗透分类思想,从小培养学生分类意识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打好双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独到的优势,它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知识的应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初中阶段就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而在小学阶段渗透这样的数学思想方法,实在是非常有必要!试想案例1中教师如果只是教学生去根据一般的数的顺序大小进行比较,这样的教学单从掌握知识的角度分析确实简单,但就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学生不会分析思考,影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以致解题不懂“巧”,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而且解题速度上会有所怠慢。 而例2的教学,真的是让学生会学,在课堂上注重“方法”的引导。当学生在进行练习课《公因数》时,先是让学生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根据求35729128912612等题进行分类,归纳出其中的特殊关系(倍数关系,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公因数是1的)和一般关系的方法,最后通过选择、判断、应用等题型加深巩固真是恰到好处!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是用教教材,而有的是用教材教,完全是体现了一种数学思想,同时,也是对数学教学的理解。新授和练习课的学问还真多。此外,整个教学内容,题型多样也让我体验了一把。

2、         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增强思维的缜密性

在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所谓分类就是选取适当的标准,根据对象的属性,不重复、不遗漏地划分为若干类,而后对每一子类的问题加以解答。掌握合理的分类方法,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当在教学到“平均分”时,注重请学生根据动手分一分后进行分法的分类,然后再揭示“平均分”的含义:当学生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发,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分类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3、         引导学生分类讨论,提高和理解题能力

分类讨论是根据教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种类,即根据教学对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归入一类,把具有不同属性的归入另一类。分类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如果对学过的知识恰当地进行分类,就可以使大量纷繁的知识具有条理性。例1的教学,学生根据这样的分类思考,不仅是思维得到锻炼,更是在知识点的掌握上充分内化,有利于“会学”;在例2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通过自身的发现、尝试、总结、验证,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中,教师则是启发者、指导者和鼓励者。学生在掌握特殊和一般方法后进行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突出了“开放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搭起了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机会。如果只是一味的采取最大公因数用例举的方法,势必影响解题效率,还不利于“吃透”知识。

数学的教与学贵在得法,而数学的思想方法更是丰富,这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让学生更好地“会学”。分类想想只是其中的一种,希望静水流深,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适合他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