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小感
发表日期:2013/3/28 10:03:29 作者:刘晓慧 有581位读者读过
浅谈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小感
不知不觉工作快三年了,很多时候三年被拿出来作为划分新教师和老教师的界限。还记得新教师上岗培训时,当时培训老师给我们说的“一二三”成长规划,即一年适应,一年成长,一年有自己的教学成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等等。现在三年快过去了,当那天坐在阶梯教室里的时候,看到专业标准,自己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对照标准,这些早已在大学里接触到的美好设想,我做到了多少呢?我变得俗套了,还是钝拙了,还是满足了?同办公室的夏老师有一天突然对我说:“你变得比以前凶了……”“额……有吗?呵呵,这帮孩子,不严厉点,老是完成不了任务啊,连作业都完成不了,成绩怎么上去呢?”说完这句话,心里像被这样的提醒搅动了一下,不能平静,可在一个追求教学质量的大环境下,估计再平和的老师,因为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性子总会被摸出棱角来。下面说说在学习了《标准》之后,我的几点想法吧:
一、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这三年来,教了两届学生,虽不说阅生无数,但总也碰到过各种让我头疼的学生。高年段的学生跟低中年段的学生相比较起来总是更有想法的,在高年段用硬碰硬的方法非常有可能适得其反,一般来说,我大都还是采取“怀柔”政策。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用同一种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比如说,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些学生通过听觉学习,有些则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更多的视听结合效果更好,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运用好听、说、读、写、看的过程,顾及到大部分学生,并抓住他们的优点,哪怕提供一个机会给他们读一个单词,写一个词组,说一个句子,都是给予他的肯定,多多少少保留一点学习上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不轻易放弃一个学生,注重引动,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吧!其他教学常规上,我则认为我们不能以简单的方式处理问题,例如说教、打骂,我们有时候可能更需要把时间留给学生,留给家长,懂得倾听,不要把所有的现象都归于一个原因,也许在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能够找到更好地解决方法。
二、 学有所长,专有所攻,促进自己更快成长
作为英语教师,我认为自己的专业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英语专业知识,一方面是教学专业能力。
对于英语专业方面,自从脱离了学校生活,我们就很少有机会再像做学生那样进行系统的学习了,那么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如何改进呢?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可以多方面展开的,可以阅读英文书籍,观赏英文电影,听享英文歌曲,甚至是多听听原声英文电视采访。这样的学习不仅使自己身心愉悦,更重要的是,保持了一种对英文的敏感度。
而对于教学专业能提高方面,我们务必要下足功夫。现在回想起实习时的情景,不寒而栗,那时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甚至有些知识讲出来自己都觉得含糊其辞,学生当然听得不明就里。这么长时间下来,我欣然发现由于自己经常反思的习惯,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好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活泛了不少,而我也已经习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
我非常赞同茅成老师在学习座谈会上讲的一席话,我们自身要是活水,源源不断的水,只有自身活了,我们才能更上时代的脚步,才能追赶上教学改革的脚步,也才能加快自身成长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