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教师不良情绪的调节(一)

发表日期:2013/3/26 20:27:20 作者:王晓静 有671位读者读过

   教师是一项辛苦的职业,对个人的脑力和体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都有不小的挑战。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在这里有一些关于自我调节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一线的教师有所帮助。

一、宣泄疗法

    生活中谁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烦心的事,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有的人习惯于把那些烦恼憋在心里,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可日积月累当这些烦恼无处排解时,它就像慢性毒药那样慢慢地侵蚀我们的身心健康,最终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当人们产生不良情绪时,能够合理的宣泄有利于心理平衡。但如果方式途径不当,很有可能不是伤害了自己就是伤害了别人。为此我们共同分享以下的几种宣泄方法:

1)哭。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哭可以解除情绪的紧张、内心的抑郁与烦恼,还可以促进生理上的新陈代谢。美国生物学家博士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人体健康的,而且流泪时可把体内因紧张而产生的化学物质排出体外,可以缓解人的忧愁和悲伤。

2)运动。当人盛怒时,肌体产生大量的能量,此时可以通过运动把这些多余的能量释放出去。打打球,跑跑步,干干家务等。这种宣泄方式即不会使怒火郁积危害身体,也不会因大发雷霆而干出不可挽回的事。

3)找人倾诉。俗话说快乐友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友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不愉快的事情隐藏在心理,会增加心理负担。如找人倾吐烦恼心情就会顿感舒畅。还可以找心理咨询员进行咨询,让他们帮助消解烦恼。

    不良情绪除了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宣泄之外,还要学会自我调节。其常见方法有:

1)理性情绪法。事实上并不是事件直接引起了人们的不良情绪,是事件作用于人的心理使其产生对这件事情的认识,是认识导致了不良情绪。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相同的事件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感反映。看来认知对于人的情绪产生有巨大的作用。改变认知可以改变心情。在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静下来问自己到底这件事让我产生了什么想法并让我如此不开心,找到这个想法并理智的分析看看有没有偏颇的地方,可能就在改变对事件想法的同时人的情绪也已经改变了。

2)语言暗示法。语言暗示对人的心理行为有奇妙的作用,人们往往忽视他的潜在作用。当烦恼袭来时,与其说:烦死了!这回我死定了等等消极的暗示语,这样不但不利于缓解情绪,而且会加重自己的烦恼。不如换一种暗示方法如别急,相信一定有办法解决来鼓励和安慰自己。这种语言看似简单但对情绪好转有明显作用。

3)目标转移法。当个体一旦陷入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不能自拔时,就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注意目标,使引起消极情绪的兴奋点暂时被压抑,从而及时激发积极愉快的情绪。具体做法就是,把不愉快的事先放下,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如打球,游泳,看电影,听音乐等,以渡过情绪低落区。

4)环境调节法。客观环境对人的情绪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改变环境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就像把吵架的人拉开一样换一种环境情绪也相对稳定了。

5)自我宣泄法。记日记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通过记日记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气,最终求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