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贾天春>> >> 正文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3/4/19 11:20:12 作者:贾天春 有3493位读者读过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像《秦兵马俑》这样带有说明性质的,写法明显,语言浅白易懂的课文,老师在教学时应该避免在语言文字表层打转,不妨与作者多“唱”几次“反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从而发现语言文字中所隐藏的“秘密”。

反调一:“看来这句话可有可无,那我们把它去掉吧。

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是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从“面积大”、“数量多”等方面来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的,学生在学文时很容易就会发现这样写法,可是他们容易忽视这样一句话——“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被大量的数字“淹没”了,没有学生关注。怎么办?于是我便对学生说:“这么多数字把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我们就把这一句话删了吧。说着,我又出示了一张幻灯片,“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这句话没有了。“读一读,语言是不是更加简练了?”学生们一读,很快就发现不对劲了。“老师,不行!”一位学生把手高高举起。“为什么?”“把这句话去掉,我们读的时候就感觉不到19120平方米究竟是多大了。”“有道理,那我们再把它放进去读一读。”又是一名学生举手了,“把这句话放进去,我们读的时候,脑海中就会出现足球场的形象了。”我趁机总结:“是的,原来这句话不是废话。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个比较,打个比方,读者就更加容易接受了。”

反调二:“依我看,加写修饰语显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

课文在描写将军俑的时候用上了这样五个四字词语:“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直观地写出了将军俑威武的大将风范。语言上有没有可以咀嚼的地方呢?我质疑道:“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四字词语?依我看如果把这些四字词语扩充一下,加些修饰语就更加生动了。”引导学生去读一读,体会体会四字词语的好处,学生很快发现“读这些四字词语很容易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将军俑的气势”,“因为四字词语发音短促”。我只需要总结一下——“是的,课文语言凝练简洁,几乎所有的句子都是短句子,也有许多这样的四字词语,让它正好能兵马俑恢弘的气势表现出来。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以后遇到并列的四字词语,自然而然就能读出味道来。

反调三:“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权威,作者也有犯错的时候。”

课文中写得最精彩的是这样一段话——“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现实与想象的巧妙融合,让人读起来产生意犹未尽之感。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表达之“妙”呢?“如果去掉是什么效果?”我这样思考这个问题。于是我先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这段文字的特点,果然有学生发现了“作者先写现实看到的,再写自己所产生的想象”。“同学们,这段文字写的是神态各异,你看,这样写‘有的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多好呀!语言干净利落,也把‘神态各异’表现了出来。是不是?”竟然有同学回应我:“是!”“看来,我们不能盲目相信权威,作者也有犯错的时候。”同学们笑了。“再读一读。这‘好像’究竟有没有用?”停顿了数秒钟,有学生举手了,“我觉得把‘好像’写进去,句子就更生动了,好像每个人物都写活了一样。”“有点意思,请你读一读。”这个学生读完之后,又有好几双手举了起来——“后面‘好像’的部分,写进了兵马俑的内心,所以非常生动。”“我觉得前面写兵马俑是静态的样子,后面写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动态的,这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写法。”“我觉得后面加上了作者的想象,读的时候就仿佛回到了当时的秦国。” 想不到,学生的回答如此丰富、精彩,几乎让我瞠目结舌。一个无意中的质疑换来的是出人意料的精彩!

一节课就在这样的说说读读中过去了,我还在回味着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他们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设,也使我受到启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吧。

当我们在面对文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妨就和作者和文本唱唱反调,或许在那些平凡不起眼的地方就能挖掘出“深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