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贾天春>> >> 正文

一篇动人的文字,一段华美的乐章

发表日期:2013/5/12 8:19:31 作者:贾天春 有573位读者读过

一篇动人的文字,一段华美的乐章

——《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解读与教学《转载》

   著名作家茅盾称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就节选自这样一本书。每一次读这篇课文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当和学生共同学完它时,我才感觉真正读懂了课文,真正读懂了萧红的心。

 

童年、自由与爱的合奏:拓宽孩子的精神天空

一、“生机勃勃”的背后是童年的欢乐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它生机勃勃——“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它五彩缤纷——有白蝴蝶,有黄蝴蝶,有大红蝴蝶……它是趣味无穷的——蜂子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一个比喻句,“会蜇人的蜂子在‘我’眼中就像一个小毛球非常可爱。”(学生语)作者为什么对许多年前的园子记忆如此清楚?正是因为这样丰富的园子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二、“随意瞎闹”的背后是精神的自由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文中的“我”在园子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时是祖父怎么做我就学着怎么做;有时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把菜种都给踢飞了;有时是把韭菜当野草割了,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有时是一会儿吃黄瓜,一会儿追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有时是和祖父抢着浇菜,却把水扬向空中……这实在是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园子呀。我是那样的“随意”,享受着童年的天真,享受着精神的自由。正是因为“我”是如此地富有自由之精神,看园子里的一切事物便都是鲜活的,都是自由的了。而这种自由正是成年后的萧红所缺少的,是现在的孩子精神上所欠缺的,是需要我们老师引导他们去感受的。

 

三、“自由自在”的背后是祖父的宽容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我在园子里不停地‘闯祸’,把祖父辛勤劳动的成果都破坏了,按道理说应该受到祖父的责骂才对,可是祖父却没有。”(学生语)这个园子里充满着祖父对孙女的疼爱。“‘我’把狗尾巴草当作谷子,祖父却是‘大笑’,非常的慈祥。”(学生语)这个园子里充满着祖父对孙女的宽容。

关于园子的所有的美好回忆都源于祖父对小萧红的爱——

《呼兰河传》是回忆式的长篇小说,在那个贫穷落后的时代,在那些孤苦凄凉的日子里,祖父的园子成了萧红脑海中最深刻,最美好,最明亮的记忆。她所怀念的正是童年时期那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正是对他无限宽容。再没有人能够像祖父那样疼爱萧红了。

“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萧红在笑着哭……

语文课程的特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在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同时也不可忘了对孩子精神的陶冶,《我和祖父的园子》就是这样一篇值得我们充分感受的好文,它是童年的“欢乐颂”,是爱的协奏曲,是自由的咏叹调,这三个主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绝妙美丽的图景。“好的课堂在于精神生命和文化意识的涌动。”引领孩子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悟,便是用语文的方式还他们一片缤纷的精神天空。

内容与形式的交响:解开文本的语言密码

     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就是我们从语言文字中来还要回到语言文字中去,在感悟涵泳的同时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我和祖父的园子》看似语言非常质朴,却包含着一种别样的诗情,就像那茉莉,平淡无奇却芳香溢远。

 

一、语言的反复“余味无穷”

课文中有三处语言极富特色。第一处是第三自然段“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第十三自然段还有两处,一是“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二是“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这三次句式相同,读起来都给人一种反复的味道。虽然是多次的反复,读起来却绝不单调,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当作小萧红,把自己当作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去读说一说读的感受,换位之后的感受,再读,就会越读越有味道,越读体会越深。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佳手段。“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充满感情的朗读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语言所要表达的一种“自由”的情绪。“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的朗读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学生将来在写作中也能自然联想到用类似的语言来表现一种自由的情态。

 

二、构段的方式“别有用心”

在交流预习困惑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五至八自然段是祖父与我的对话,为什么要独立成段呢?放在一个自然段里不也可以吗?”这个问题看似无聊,可是当我们将它放到课文语境中去品味是却大有嚼头。祖父和“我”的对话充分表现了祖父对我的疼爱,把寥寥四句对话连起来读就是少了那份感觉。一位学生说,把这些对话放在一个自然段中去读就是觉得很“赶”,读出来的就是祖父的焦急了。恰恰相反,作者想要表现的是祖父的漫不经心,是祖父的毫不责怪。是的,让对话独立成段,就让读者有了想象的余地,有了品味的余地,有了演绎的余地。让对话独立成段,多的是一份情趣。想来,这定是作者或是编者的别有用心,推而广之,这也是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

 

三、飞来之笔“意味深长”

课文第13自然段最富有情趣。一个孩子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会说‘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是的,第十三自然段开头和结尾两句很有意思,一个是写太阳特别大,一个是写天空特别高,似乎在这一段的内容毫不想干。它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起初大家都不理解,就连我一开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当我们一起走进园子,感受到那份自由来,一种独特的体验就自然升腾而出了。学生们的体验充满哲思,充满着诗意。他们说,那又高又远的天空其实就象征着自由,作者想表达的是对自由的向往。他们还说,那太阳特别大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因为作者是自由的,他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儿童不亏是最具有想象力、最具有创造力,最具有潜力的,他们的思考令我为之叹服!

 

四、“戛然而止”留有空白

课文学到末尾,一个孩子说,平常我们写作文都是要总结一下,点个题,可是我怎么感觉这篇课文还没写完呢?是的,我没有急于回答他们这个问题,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便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与空间,一时想不出来没关系,我们再读。问题并不难,学生们一思考就能获得各种答案,原来故事并没有结束,这样无意为之还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呢!“是的,”我乘机点拨,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点题、总结是一种结尾方式,“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也是一种十分巧妙的结尾方式。

 

任何文本的学习都不能脱离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也必定应当遵循语文学科的学习规律。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对文本的一次深刻解读,而每一次的研读,每一次的实践都让我对语文教学产生深深的敬畏之心,因此不敢怠慢,时刻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