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贾天春>> >> 正文

最后的姿势》案例所思

发表日期:2013/5/18 8:55:55 作者:贾天春 有481位读者读过

《最后的姿势》案例所思

——还原“真实”比“完美”重要

 

引言: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方便和快捷,这让孩子的眼界在不断拓宽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因为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课本中存在的瑕疵和问题。面对这样的矛盾,现在的小学语文课程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理念与操作层面的转变:从“课文写了什么”向“课文是怎么写” 的转变;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变;从“完美的人性”向“真实的人生”转变。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做的只能是用自己的行动来适应注重转变,让孩子从中获得更多有益的养分,而不是过去的照本宣科,这样的语文课堂可信度才更高。

班级孩子撒谎了,怎么办?每个老师都会脱口而出:“批评教育。”那如果我们赖以教学的课本撒谎了呢?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动动手指头就能获得比课本更翔实丰富的材料,这让孩子的眼界在不断拓宽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不好“糊弄”了。因为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课本中存在的瑕疵和问题,比如执教《郑成功》一文,我课前问一个学生:“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那个学生回答我:“被清朝军队攻击得无路可走,才冒险收复台湾。”无疑,相比较课本中强调的“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统一的期待”,这个答案更符合历史史实。还有《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肖邦的忧愤离去被定性为“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疲劳加上忧愤”,而事实上却是肖邦因和乔治·桑的恋情告终及一些家庭原因导致肺结核病的复发而与世长辞。再如《最后的姿势》一文中的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曾在08512地震期间感动着无数国人,又被教材作为那场地震的回忆和缅怀收录进课本,可是事后《南方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课文中“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事情根本不存在,甚至在课本中被护住的四个学生两个根本是不存在的人,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如果我们按照课本和教参的要求,在课堂上极力去渲染谭主人公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品质,当有一天孩子了解到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时候,会怎么看待课本和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老师。当然,我只是选择了苏教版六上的几篇比较典型的课文,其他年级的课本也有类似现象。面对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神,我们能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借助课本这个载体完成语文的教学是每个小学语老师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现借特级教师于老师的一节课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几点粗浅的认识。

案例还原:

师:同学们可能对2008年发生在汶川的那场地震还记忆犹新,你能说说你关于那场地震的记忆吗?

生:全国各地积极捐款让我体会到人间的爱,

生:死难人数的众多也让体会到灾难的恐怖

师:是啊,在一次次灾难中,往往能凸显人间真情和人性的高贵,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个人在那场灾难中留给我们的“最后的姿势”,(板书),齐读

师:相信同学们经过预习,已经认识了他,他的名字叫——

(同学齐声说出谭千秋)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充分的预习和了解,现在谁能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来为我们介绍一下本课内容?

生:08512谭千秋老师正上课时,面临地震,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四个学生的事。

师:你说的真详细,谁也来试着说说看

生:512,汶川地震中老师用生命护住四个学生的事

师:是啊,正是老师用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挽救了四名同学,也让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史册中。在生死危急的关头,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如此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本篇文章主要抓住主人公的什么来写的呢?

生:本文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写的

师:你真会读书,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2-7小节,划出表示人物语言动作的句子,作批注(学生默读,完老师要求)

师:划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

师: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本文除了重点写人物的语言、动作之外,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当时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生:营造悲伤的氛围

生:衬托人物的性格、特点。

(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8-10小节,划出文中其他人的话,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评议)

师:课文为什么写别人的语言,而不是正面描写老师的伟大人格呢?

生:通过正侧面描写的互相照应,更能突出人物的品质

师:老师留给人们的是他“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这姿势不仅仅是他最后的姿势,也是他留给我们永恒的回忆。(分角色朗读)

……

整节课,老师通过概括文章内容,通过人物语言及动作分析人物性格,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正侧面描写的方法将课本各个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节与迥异于往日接触到语文教学模式。结合最近几日的思考,粗谈一下小语教学中几个观念的转变:

一、从“课文写了什么”向“课文是怎么写” 的转变。平时的备课和实际教学中,我们总会不自觉地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而这,也正是教材编者的真实意图,借文本完成对人物的认识和一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化。比如《最后的姿势》一文中,我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崇高的精神品质,通过各种文本解读将老师的光辉呈现的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感受。一节课下来,孩子对于课堂的印象只有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等几个成语修饰下固化的谭千秋形象,而且这样的知识也许没有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也能得出来。那么我们的一节语文课到底做了什么?将孩子已经明白的知识拆开讲解,然后再自认为巧妙地组合起来。老师自得其乐的同时,孩子得到的微乎其微。老师的这节课则改变了这种固有的低效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课堂开始时,也问了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但是老师加入“抓住时间、地点、人物”来概括课文,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时有的放矢。紧接着的抓住语言、动作分享个人体会以及后面的环境描写的强调和正侧面描写的深化,无疑是让学生在学习此篇课文时有所想、有所得。这样的教学过程值得我们思考其中隐藏的执教者的意图,用方法的内化促进思想性的渗透,用“课文是怎么写的”提升对“课文写了什么”的认识,使之形成良性的互动和促进。

二、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变。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有失偏颇,须平均着力。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更多强调利用教材中的故事、人物所体现的思想完成语文人文性的传授,却经常忽略语文的交际用途和学生习作技巧和能力的提升,即过于偏重了语文的人文性。而案例中老师就利用学生预习时对文本中人物品质把握的基础上完成写作技巧的传授,即在人文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重点完成语文工具性的传达,这就让学生不会顾此失彼。一册课本只有二十几篇课文,字数寥寥,但蕴含其中的内容却是无穷的。学过一篇课文,我们不能只认识几个字,了解一个人,我们更应该让学生知道汉字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主人公身上隐藏的传统美德。只有对课本进行全方位的条分缕析,才能让孩子学习课文的同时闻到语文的芳香四溢,感受语文教学的精妙绝伦。如果能让孩子学过一篇文章,自己也能借助课堂上的所得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那么我们才是真正将语文的工具性还给学生;如果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能将语文课堂中学到的文化修养运用到生活中去,那么我们才是真正的将语文的人文性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语老师从课文的藩篱中跳出来,站在语文的角度来分析文本、构建课堂。我们只有丢掉“课本“这条束缚的锁链,才能得到整个广袤的语文世界。

三、从“完美的人性”向“真实的人生”转变。几年前,有一部《亮剑》的电视剧,其中的主人公李云龙虽有很多的缺点,比如骂人、脏话连篇、违抗军令等等,但这不妨碍李云龙成为众人最喜欢的荧幕形象之一。因为他真实,因为他像一个人,而不是神,因此更容易亲近。反观我们教材中出现的人物,个个形象高大、难以企及。高、大、全的形象固然完美,但是赢得不了人们真心的向往。而我们的教材中却刻意要塑造这种毫无缺点的完人,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不能得到学生心理的认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教材的人物形象很难在孩子心目中扎根,往往是过了课堂即会走进记忆的回收站。曾有同事戏谑地说:“凡是教材支持的,学生从心底都是反对的;凡是学生愿意选择的,教材都是反对的。”他说:“课堂上,我们总会问,同学们,你会怎么做啊?”同学们的第一回答总是与教材要传达的意思相反,而我们的教学通常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话锋一转,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之后再次进入教材学习主人公异于常人的一面。也许是孩子的天性,抑或是现实社会的浸染下,孩子变得现实起来,变得功利起来,孩子自然而然的选择对自己有利或轻松的路走,很少人会主动选择布满荆棘的道路。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语文教学不能为了思想性的教学有选择性的遗忘孩子的认知规律,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硬逼着孩子去认同自己心底不喜欢的观点这本身就是错误。怎么办?主人公只有走下神坛,才能走进孩子心理。难道告诉孩子们钱学森是受到麦卡锡主义的影响而萌生回国的看法就会改变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吗;难道告诉学生肖邦的死亡是因为家庭变故就会让肖邦的爱国情怀褪色吗;难道告诉孩子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就会抹杀郑成功民族英雄的本质吗?我看不一定,恰恰相反,只有告诉孩子真实的他们,才能让孩子认识真实的他们,进而记住真实的他们。只是引导孩子欣赏玫瑰的美艳,却遮住美艳中的荆棘,对孩子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学习,而只是在笼子中的跳跃。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语文教学,即利用一串串故事、一个个人物让孩子们了解历史、走进社会、体会人间真情、饱尝人间冷暖。如果让孩子只是在固有的刻板模式中向遥不可及的完美人物学习,效果只能是水过地皮湿,其所得将是狭隘的,是肤浅的,是无效的。如果能借承载这些人物和故事的文本去学习其中的真实、真诚,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的可信度更高,也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