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贾天春>> >> 正文

谈谈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中的教学思想

发表日期:2012/2/14 13:08:33 作者:无 有789位读者读过

谈谈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中的教学思想

 

近日我和女儿一同观看了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觉得这部电影喜剧性挺浓的。电影在结尾之处展示了岳飞运用自己的所学和周同的二徒弟史文恭进行较量时无不让人捧腹大笑。其实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岳飞小时候跟随卢俊义、林冲的周同的师傅学习,其周同曾经的二徒弟史文恭因为和卢俊义交手败北,心有不甘,心想自己武功了得为什么会败给卢俊义,他认为师傅没有把全部功夫交给他,所以就一直想得到周同的武功秘籍。就引发了老徒弟和小徒弟岳飞的一场较量。最后少年岳飞胜了有着江湖阅历的史文恭。电影不仅从内容上挺好看的,而且作为我们教育者从中也能悟出其中不少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作为岳飞的老师周同很了不起。他知道每个学生的资质不同,所以设计的教学内容也不同。刚开始周同教学生时都是一视同仁,教一些诗书五经。当有一天发些岳飞因他的小孙女周遥和自己的学生小潘(县令的儿子)发生矛盾时,一只马蜂即将蛰周遥时,岳飞用他的皮弹弓精准的打下了马蜂并且还在学堂的柱子上留下了痕迹。当周同知道这一学情后就单独安排了岳飞的武术课我想这就是六艺中的射、御课程吧。当后来其他学生知道老师教岳飞武术课时,老师就安排他的孙女周遥教他们,周老师单独教他(当然不排除周老师喜欢之情),但他知道其他学生的基础和学情的缘故,觉得他的孙女儿教就可以了。

二、落实基础教学 我想在我们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基础教学,落实双基教学。只有抓好基础教学才万丈高楼平地起。电影中的史文恭最后也收了潘县令的儿子小潘作为自己的徒弟(小潘其实也是周同的徒弟,因喜欢周遥打不过岳飞气不过就偷偷向史文恭学习)。但每每岳飞与小潘对打时就是打不过岳飞,史文恭知道后还每次对小潘发火,讲怎么每天都是这些老招式(平时小潘把白天所学告之史文恭)。从中可以看出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也不是一朝一日所能速成的,要靠时间,从基础抓起才能有所成功。

三、激励教学 作为教师周同很是用心。学生在他的课堂中学的都很专心,很有兴趣。其主要原因是他会鼓励奖赏学生。无论学生在学习诗书五经的课堂中,还是在游戏课(类似现在的体育课)都强调奖赏,谁要是完成任务,回答正确就能得到老师的奖励——一个月饼。周同的教育市场化用的也挺不错的,月饼的赞助商就是潘知县(为了他的儿子小潘上学所提供的)。

四、合作教学 现在的教学课程目标中提到我们要进行合作教学。周同的教学思想中就常提到这一点。在组织学生击鼓比赛中,就是要强调合作精神。岳飞带领一队,牛皋带领一队。虽然牛皋力气大,但他不强调合作,每次都输。岳飞则是协同作战,为自己队赢得了多次胜利。最后牛皋气的不参加游戏了,岳飞则点出了牛皋输的原因:“牛皋,一个人力气大是胜不过大家的”。而且在最后打败史文恭也是靠的大家协同合作才成功的。

五、以德为先  在周同广收徒弟的测试中,岳飞以第一名的成绩免费进入了学校。但看周同的三个题目就可以知道教育要以德为先。第一个题目是说说自己的母亲,其他不知所云,只是泛泛而谈,而岳飞把母亲的辛劳告诉了周老师,言语之中流露出对母亲敬意。第三题目考的毅力,让小朋友把手放在一大块木板上,看谁的手最后离开就算赢。但我觉得还是考的是德,当牛皋知道知道老师讲谁的手最后离开就是胜者时,岳飞就告知其他小伙伴要注意小心牛皋使诈利用自己力气大掀翻学生。牛皋凭着自己的大力气把其他小孩一起赶下木板,然而岳飞则是和牛皋在打游击战,最后牛皋累的没劲了,把自己的手用布条绑在木板上睡了一夜,然而岳飞则坐了一夜,第二天牛皋问:“你怎么没有趁我睡觉时解开布条?”岳飞说,我不会趁人之危的。最后牛皋因急着要上厕所,自动认输。周同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被岳飞的人格所折服。

当然这部电影还有其他一些教育思想诸如创新教育,岳飞在周老师教育下,自己结合实际创造了岳家枪法,以至于史文恭硬是不相信,还有生活教育、兴趣教学、教师的多能等等一些教育理念。

真希望大家有空看一看这深藏教育思想的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