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中想到班主任的因材施教管理
发表日期:2009/9/11 12:21:29 作者:无 有752位读者读过
从《西游记》中想到班主任的因材施教管理
——看马云说过的一段话后想起曾经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有感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中心小学 谢强龙
马云何许人也?阿里巴巴公司创办人 ,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 ,中国雅虎CEO兼总经理。多次获邀到全球著名高等学府讲学,当中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成为50年来中国企业家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2002年5月,成为日本最大财经杂志《日经》的封面人物;2000 年 10 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 2001 年全球 100 位“未来领袖”之一;创办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成为亚洲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评选他为2001年度“商业领袖”;2004年12月,荣获CCTV十大年度经济人物奖。
最近看到一本书上记载马云先生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唐僧是一个好领导,他知道孙悟空要管紧,所以要会念紧箍咒;猪八戒小毛病多,但不会犯大错,偶尔批评批评就可以;沙僧需要经常鼓励一番。这样,一个明星团队就成形了。”何谓“明星团队”,就是该队伍完成了它最大的共同奋斗目标,而且每个成员都得到了发展,就像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成佛的成佛,成仙的成仙一样。
唐僧乃是一个凡人,既不能打又不会飞,为什么他们能成功?我认为关键在于唐僧做到了因材施教,他将三个徒弟的秉性琢磨得非常透彻且准确,对每个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让每个人都能围绕着队伍的最大目标奋斗,并且还让每个徒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从孙悟空一路先行探路、猪八戒慢悠悠的牵马、沙僧挑沉重的行李这一细节就可以明白,因为孙悟空本领最强且安定不下来,让他先行探路可以扫除一切妖魔鬼怪,没有另外三人让他分心,可以放开手脚,再狡猾厉害的也能解决,猪八戒贪吃爱占小便宜,尤其不能吃亏,否则的话,唐僧一定会被猪八戒的抱怨给活活唠叨的生不如死,所以沉重的行李只有让老实、厚道、本份的沙僧来挑,唐僧只需要偶尔的几句鼓励与安慰,就会让沙僧浑身充满干劲,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即使有时有那么一丁点儿的不满,在唐僧体贴的话语中,早就不知道飘到哪个星球去了。因此我认为这个团队之所以能够成功完成奋斗目标,起最大作用的不是能够腾云驾雾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恰恰是曾经让我最瞧不起的领导——力量最弱的唐僧!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一个个班级就是一个个队伍,班主任就是里面最大的领导(放在学校中当然是最小的,就像唐僧一样),如何将我们的队伍也打造成一个个“明星团队”呢?那就要看我们的班主任能不能努力达到唐僧那样程度的管理水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仔细回味西天取经的故事,发现唐僧的三个徒弟真的与我们的工作对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孙悟空是那些头脑聪明、反应敏捷、能力出众但又很调皮而且有些叛逆的孩子的投影;猪八戒的形象就和班上那些行为懒散、好吃贪玩和吃不得苦的学生太像了;沙僧简直就是班上绝大多数好孩子的写真,老实本份、忠厚听话、循规蹈矩,将老师家人的话奉若圣旨,几乎完完全全照做,如果偶尔做不好更是会诚惶诚恐,一句简单的哪怕是无心的赞扬与肯定,会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还有个别这样的孩子,在多年之后碰到表扬过他的老师,还会尊敬地说:“现在我之所以能有一点小成就,就因为您当年给我的鼓励,那一句肯定的话让我很有动力,原来在您心中我还是有地位的!”甚至他们还能将我们当年表扬的话语重复出来,而我们却很可能一脸茫然,感觉毫无印象或者怀疑“当年我真的说过吗?”
当然学生的分类绝对不简单,也远远不止是这样的三类,会分的很多很细,界线也会很模糊。而我们作为班主任要想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我认为每接到一个新班级时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练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并能和他本人一一对应。记住他人的姓名,并正确说出来,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如果新班级接手没多久,你能记住并会正确对应的话,学生会在你正确说出他(她)的姓名时感到惊讶不止,惊讶之余会让他(她)觉得得到了你的尊重,自然你在他(她)心目中的地位就会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对你就有了一定基础的信任,对后面工作的开展会友很大的帮助。
姓名是父母家人对子女的期望化的符号,纷繁复杂确实很难记,再跟人一一对应,难度确实不小,不过多年班主任下来,我有自己的窍门,现在跟大家交流一下。去年接手一个新班,我先到教导处借来学籍卡(上面有照片),就按照报名的顺序给每位学生编上一个号码,用铅笔写在照片旁边,全班44人,就是1号——44号,每10人分一组,分成5组,让10号、20号、30号、40号与44号为组长。报名结束后,我就抽空翻看按编号重排顺序之后的学籍卡,分组对照编号记脸部特征,同时用一张纸录下大概的家庭地址(因为学籍卡上多数地址都是不精确的)。分组记,先组长再组员,就这样在四天之内我就记住并正确对应了,一周之后就能熟练。很多老师觉得奇怪,问我为什么给学生编号码,是不是成绩排名,我便给他们解释并推荐,因为有编号对收作业本与试卷太有用了,只要按号码顺序摆放,我只要一翻就能立即知道谁忘记交了,比不停的询问小组长迅速便利。
第二方面:课余时间在前面录下的大概家庭地址基础上,一一跟学生谈话,将大概家庭地址修正成现在的详细住址与联系方式(手机电话,有几个就录几个,并在电话号码后记上与该学生的关系,不同的身份是要注意语言的差别的),并初步了解其性格和主要家庭成员的性格。有俗语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虽说有些太过于武断,但也深刻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尤其是父母亲的言行举止,孩子是耳闻目睹的,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对子女的影响是渗透进骨髓的。在这一方面的前半部分我做的不错,但在了解主要家庭成员的性格上做的不够,对家长的话语过于相信,自以为双方非常信任,导致自己一度陷入困境,遇到了很大的难题,给杨校与学校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我深感愧疚,望各位同仁以我为戒。
第三方面:想到得到一个人很大的信任,你必须要得到他的肯定,让他愿意和你接近,有想法愿意和你交流。因为如果“道不同、志不合”的话,信任就无法谈起,对小学生来说,我对志同道合的理解可以是你们有相同或接近的兴趣爱好,最起码你要知道他们有哪些兴趣爱好,谈话聊天、上课引入能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切入,会事半而功倍,反之可能会事倍都达不到功半。
第四方面:想要了解一个人怎么样,就先要了解这个人交往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知道一个人和什么样品性的人来往密切,他的性格秉性就能摸得十之七八。他和朋友的言行和举止会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影射,关注他们能让我们班主任更早、更准的掌握动向。对于有些小学生而言,让他改变一些不良品行,直接的说教绝对比不上断绝不良的旧朋友和帮助结交优秀的新朋友,这样会更彻底。
第五方面:要想抓紧学生的学习与思想,首先要抓紧学生的心思。如果他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思想上有什么困惑,既不跟家长说,又不和你说,那么想要让他全心全意地提高学习与优化思想,就成了无稽之谈。我采取的方式是在两周得到大半孩子的信任之后,给每个学生发一本本子,对他们说此本取名“心桥”,寓意架设一道连接他们与我心灵之间的桥梁,每周一我收阅一次,什么话都可以谈,什么困惑都可以说,我会在看阅之后写上一二百字,对所提的问题尽力给予解答与指点,必要时还会和其家长共同交流。此方法我沿用多年,感觉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以上观点是个人感想,方法也是个人的摸索尝试,纯属一家之言,如果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我指点,万分感谢!
2009年9月4日晚起笔,9月10日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