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0/3/23 14:57:11 作者:无 有732位读者读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江宁区湖熟小学 杨铭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40页—42页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配合使用提前发下去的“探索与发现”)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点评)
3、先化简下列各比再求出比值:
(1)16:20 (2)39:27
(3)2:0.5 (4)6:1.5
二、教学比例的意义:
长:24厘米 |
长:3厘米 |

长6厘米 |

显示三幅图片的长和宽。让学生先写出每幅图片长与宽的比,再化简比并求出比值。(指名学生回答,板书)
(二)、提问:你能发现什么?(小组合作讨论、汇报:化简后三个比是一样的,它们的比值也都相等。)那么可以用等号将3:2和6:4连起来(板书3:2=6:4)
(三)、揭示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书)
像这样的比例你还能写几个吗?(学生试一试:3:2=24:16、6:4=24:16 ……)
(四)、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如果两个比化简后的比相同或它们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
三、练习:
(一)判断:
1、如果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那么这两个比的比值一定相等。 ( )
2、3:2和2:3能组成比例 ( )
3、27:9=3是比例。 ( )
4、如果 a=b,x=y(a 、b、x、y均不为0),那么a:b与x:y能组成比例。 ( )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点评。
(二)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1)10 : 12和25: 30 (2)2:8和9:27
(3)0.9: 3和 = : 和 =
说一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实际应用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32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1)上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_____
(2)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_________
(3)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再提问:两次行驶路程的比和两次行驶时间的比也能组成比例吗?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四)图形的扩大与缩小(课本42页第5题)
按1 :4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学生在书上完成。
(五)游戏:羊羊运动会
3 4 9 6 12 16 24
任选四个数组成比例(学生踊跃回答,师生共同点评)
(六)思考:
如果7:10=a :7,你知道a是多少吗
(为下节课做铺垫)
四、音乐与欣赏:《九章算术》,介绍我国古代对比例的认识与应用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课本42页练习九第4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化简比 求比值
(1)3:2=3:2 3:2= 3:2=6:4或 =
(2)6:4=3:2 6:4= 6:4=24:16或 =
(3)24:16=3:2 24:16= 3:2=24:16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