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杨铭>> >> 正文

五严之我见

发表日期:2009/9/17 14:50:49 作者:无 有690位读者读过

五严”规定横空出世,于是,一切静止,飞速疾驶的“畸形教育”的列车遭遇了红灯。

统一考试取消了,统一阅卷取消了,成绩排名取消了,假期补课取消了……一切恍如梦中。人们难以置信:这是动真格的了;万分惊喜:痛苦的日子终将结束;疑虑丛丛:不会是临时行为吧?能撑多长时间?回头后会不会变本加厉?

人们的疑虑不无道理,因为“规定”的出台似乎缺少成熟背景的推动,缺少大范围舆论的造势,缺少一系列前期改革的支撑,一切是那么偶然,一切是那么突然,仅凭一纸规定,真的能扭转乾坤?素质教育的春天就此到来了吗?

心里疑惑,行动就更不敢怠慢。教育部门迅速统一认识,高考还是要考的,规范了更要抓质量;学校不补课了,但暗中加大作业的份量,变换学生集中学习的花式,寻找打“擦边球”的缝隙;家长带着孩子请家教,上辅导班,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一个硬性规定可以叫停一切,让理想社会瞬间到来。操作者更能改天换地,迅速让老做法适应新政策,实现乾坤大挪移。

其实“五严”的出台是基于对我省教育现状的深刻反省:我们在应试教育的道上滑行得太远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着魔般地把青春和激情全都浪费在枯燥无益的做题上,而丢掉了人的发展,让教育赶快回归本原吧;教育的手伸得太长,我们做了很多不属于教育的事,将孩子困在学校里,消耗着大量的时间,快还孩子以自由,让他们多和家人在一起,多和自然在一起,多一些自主活动的空间;我们过于迷信质量了,我们认为提升质量就是永恒的真理,其实教育的质量恰恰是无法测量的,让我们尽快走出只重结果的误区,去认真关注过程……

“五严”是对教育本真的理性的回归,是对现状颠覆性的变革,是对未来的高瞻远瞩。“五严”体现了教育管理者对现实的深切的忧思,跳动着一颗对社会勇于负责的良心。“五严”规定的出台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顶着极大的压力,甚至可能遭到多方力量的“围剿”。首先是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他们虽然明白给孩子减负的道理,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宁可牺牲孩子的个性发展、身体健康而屈从于生存的需要。其次是来自惯性的抵抗,多年来对应试教育的研究,无论学校还是各级教育部门,都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驾轻就熟的操作模式,而面对“五严”,他们不仅一下子丧失了立足之本,甚至可能迷失努力的方向。此外还有观念的制约,整个社会的从上到下的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就是教学,质量等于分数,评价的唯一标准看成绩的高低。在多方力量的销蚀下,“五严”的执行力度遭受着严峻考验,稍一松懈,则可能被“和平演变”,进而闭嘴“无言”。

“五严”真的能带来素质教育的春天吗?要想得知答案还为时过早,但至少对一部分孩子来说,节假日不补课让他们呼吸到了久违的自由空气,能利用闲暇时间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做一些感兴趣的事了。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不得不被家长牵着在更多的艺术班、辅导班之间艰难地辗转跋涉。对于教师而言,在享受了一个难得完整的假期的同时可能要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在时间与分数之间寻得一个平衡点。对于各级教育部门而言,近期内可能还要违心地举着素质教育的旗,继续走应试教育的路。

在应试的牢笼中,“五严”或许能为囚禁的孩子们多争得一些放风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