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3/5/17 13:10:34 作者:陈士勇 有616位读者读过
教学反思
首先,课前复习,回忆旧知。教材中是直接进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教学的,我认为这样直接进入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学习,因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思维作支撑,当学生在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去学习,学生不能立刻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所以我在开始增加了把一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复习,理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是建立在把一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基础之上的,这样新课前需要进行进行“用分数表示的方法”的复习,法国复习唤醒学生的旧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
其次,自然过渡,顺利迁移。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比较容易,可以直接平均分,一共平均分成的份数与要表示的份一目了然,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对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复习后我安排了让学生想象图形是什么样子,自然过渡到研究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上来,使学生知道“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可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最终让学生明白:先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再平均分成几份,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再次,开展讨论,掌握方法。把3个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和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用分数表示,都比较简单,这种情况下学生会用分数表示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因为有几个物体就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是一个物体,也就是份数与个数是一致的,学生很容易找到准确答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所以在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用分数表示时,我增加了“每份是吗?”的讨论,在把6个桃平均分成2份时增加了“每份是吗?每份是吗?每份是吗?”的讨论,并让学生说说分母表示的是什么、分子表示的是什么,目的就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分数是研究份数与份数之间关系的,不是研究个数与个数之间关系的,使学生真正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思维方法、真正把握分数的本质。
最后,应用比较,把握本质。为了帮助学生把物体的个数与平均分的份数加以区别,使学生真正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法,教学中多处应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和研究,使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把握分数的本质。新授过程中我安排了四次对比:
第一次对比:安排在把3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与上学期学习的分数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但可以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还可以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拓展分数的含义。
第二次对比:安排在4个桃的和4个桃的,让学生思考:都是把4个桃平均分,为什么前一种情况用表示、而后一种情况是呢?目的是使学生明白:用分数表示与桃子的总个数没有关系,只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系,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第三次对比:安排在4个桃的和6个桃的,让学生思考:是把4个桃平均分每份2个桃,把6个桃平均分2份每份是3个桃,2个桃和3个桃为什么都用表示呢?目的使学生明白:用分数表示与每份桃的个数没有关系,只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系,因为都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第四次对比:安排在65页第2题,让学生思考:都是其中的一份,为什么第一个用表示,而第二个用表示?使学生明白虽然都是一份,但是它们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第一个图是平均分成4份,所以每份用表示,而第二图是平均分成3份,所以每份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