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茅成>> >> 正文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之我感

发表日期:2012/4/18 19:32:06 作者:无 有540位读者读过

今天有幸参加了市教研活动——“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研究实践和思考”,让我感受颇深······

这个活动由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承办,首先向我们呈现了关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课例。我听了其中的三节课,分别是《认识厘米》、《图形的旋转》和《约分》,教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巧妙的环节设计等都让我印象深刻!可是,三节课听下来,整体上让我有种感觉:这几节课有教师“告诉”学生之嫌。现在新课改下不是提倡学生探究学习吗?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每节课都有不完美之处,所以难免有些不足?

因为刚走上工作岗位,我初涉教坛,在教学低年级数学时,总把学生想得太“小”,生怕学生听不懂,一个知识点重复来重复去,有时候干脆直接演示、讲授等行为“告诉”学生,难免会倾向于传统“灌输”的教学方式。所以对如何更好的实现“教与学”我发愁了······

就在听完三节课后,致远外国语小学的李校长为我们介绍了这个课题“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让我离教学更进了一步。他提到了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不能绝对的说谁好谁坏,因为针对不同的课型,有时候只是哪种方式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更适合、更有意义。在当下课改过程中,很多人都提出“高效课堂”,这本是件非常有意义的发展方向,但现实教学中,很多时候大家忽略了“接受性学习”,给这种学习方式加上了色彩。其实有些课例采取“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反而来的更直接、高效,但它也得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它需要相关背景材料作支撑,结合更多的教学策略为依据,如先行组织者等;同时,学生的学也要讲究策略,李校举了一个二上《认识除法》的例子:6除以3等于2,在教学这一课时,发现无论是处于哪种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这块内容时都蛮困难的,后来他们学校的数学团队经过研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感统失调”现象,所以教学这块内容的老师,就将教材做了适当铺垫,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弄清每部分的意义,是难点的已突破!接下来,李校就说到在针对适合“接受性学习”课例教学时,教师必须实实在在的钻研教材,弄清采取哪种教学方式更高效。钻研教材,不是就书讲知识点,眼界要宽,这对教师要求比较高,他举例六下《正比例》教学时,该数学团队就搜集了关于一次函数的内容,然后再结合本身知识点教学······总而言之,“接受性学习”要想有意义,不是直接的传统教学,它要结合很多策略和方法的,找到最适合学生、最高效的教学。

最后朱宇辉老师在点评时,提出“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之所以有意义是在于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区别于传统的把知识全部教给学生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基于学生想学、能学的情况下,教师先传递学生需要的一部分知识,然后由学生主动地接受并会学——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再加以运用,如学生学习《图形旋转》时,因为开始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想清楚知道怎样去表述,接下来明白要确定:方向、距离、固定点才可以准确完成旋转,然后在掌握了方法自己尝试运用。朱老师还强调无论是哪种教学方式,都不是喊口号,它需要立足于课堂,关键是钻研教材,实实在在教学。真是一语中的!

在大学期间,那时候学习“接受性学习”的内容,觉得枯燥无味,今天再结合这些实际的教学课堂和专家的建议,让我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更深刻了,接下来,我要好好钻研教材,合理利用,并且做好反思,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