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心得(二)
发表日期:2009/11/9 16:07:26 作者:无 有632位读者读过
教研心得(二)
——如何让评价真正促学生的学习
听了易余萍、汪洪两位老师的课,收获颇多,特别是易余萍老师的Flash课件,生动而实用。而之后的评课则引发了我关于课堂评价的思考,可能我们很多老师的课堂已经不缺乏对学生的评价了,但如何让我们的评价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呢?这可能是我们许多老师,特别是我这样的新手老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评价的时间问题。及时的评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这一点可能是很多老师已经达成的共识了。但有时候,我们如果能将评价延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比如,给四年级修改图形这一节时,我鼓励大家多画几种月亮,发现有个学生把月亮涂成了黑色,而他的想法是“因为月食了”。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我根本没想到这一点,汗颜啊。同时也暗自庆幸刚才没有急于给出评价。再有,给三年级上智能ABC输入法时,有一位学生发言说可以写好拼音后按回车键,说实话,我一直是打好后按空格键的,并不知道按回车键会怎样,但还是请大家一起动手,结果发现回车键也可以。就这样,不急于给学生的发言作出评价,而是引导大家一起动手实践,用事实来说话,再下结论,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勤于钻研的习惯。另外,还可以诱发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一举多得。
其次是评价的地点。评价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对着所有人给予一个或几个人点评。当然也可以私下的,比如学生动手做时,教师发现做得好的给予肯定和鼓励,或引导发现不足。评价还可以发生在课堂以外的地方。我有一回课间在欣赏某个班的才艺园里的手工画,说实话,画得真的很不错,想象力丰富,用色协调。有个小女孩主动跑过来说:“老师这是我画的”,而在我的印象中她在画图课上的表现并不出众,就问了一句“能不能把你的电脑画画的像这样漂亮?”后来才了解到她前面有几节课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来或来晚了,而我却没有发现。这时,我就给了她一个小小的“特权”,下次有不会的可以直接走到我旁边来问。之后的课上我发现她非常的积极,不仅把落下的课补上了,还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以外的评价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关注着他,从而促进他的学习。
再次是评价的方式。评价人可以是教师,教师的语言、眼神、表情、动作等都可以向学生发出评价的讯息。评价人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者小组内的评价。汪洪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由小组内推举一名做的最好的,向全班呈现,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向别人学习,同时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差距。
最后则是评价的度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做老师的需要注意的,及时鼓励的语言不必过多,过多则偏离了评价的目标。如果运用得当,会起到“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效果,如:“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的思维很有深度!”“你动作真快!”,简短的评价,却常常能让学生极大的成功喜悦,长时间地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获得主动发展,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