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

发表日期:2010/5/23 10:17:03 作者:无 有649位读者读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

   1、我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1角=10分。

   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对元、角、分进率的小结不可忽视。我指出:“也就是说,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我们的钱就是这样积少成多的,1分钱也不能浪费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还渗透了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一举两得。

   3、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

    1、想想做做3“怎样拿出5角钱”,我增加了一个1元硬币,学生想出第五种拿法:付1元钱,找回5角。既是针对前面难点的应用——“扎实”,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拓展”。

    2、想想做做4,我引用游戏中的小猴:“小猴亮亮开了一家文具店”让学生同桌轮流当营业员,用1元整钱买卖。很多人民币的教学中,常常直接以大组或全班为单位进行买卖,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我改为以同桌为单位,力求练得扎实。同时还要不乏拓展,于是,我将这一题的物品进行变更,为“橡皮2角、铅笔5角、小刀9角、自动铅笔7角、直尺3角”,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性问题:B.他们都用1元钱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谁能用1元钱买2件物品?B,谁能用1元买到这里最多的物品?C,“给你1元”“找你1角”,你猜我买了什么?

   3、注重于生活的联系,提出:卖文具赚的钱你打算怎么用?

   不过,由于教龄尚短、经验还很少,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尤其当学生上台买卖连续出错时,我的应变与引导还不够有力,以至于后面两个层次性问题没能达到预想的“火候”,还请各位老师前辈们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