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解题的规范
发表日期:2010/4/26 10:21:16 作者:无 有968位读者读过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规范的解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对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解题的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三个方面。
一、审题规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审题过程包括明确条件与目标、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确定解题思路与方法三部分。
(1)条件的分析,一是找出题目中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二是发现题目的隐含条件并加以揭示。例如,一年级的《求原来有多少》这一节,许多题目以文字的形式明确告知学生的只有一个条件,而另外的一个则隐藏在图片中,需要学生通过看图来挖掘这个已知条件
目标的分析,主要是明确要求什么或要证明什么;把复杂的目标转化为简单的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把不易把握的目标转化为可把握的目标。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目标一般都是带“?”的句子。
(2)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每个数学问题都是由若干条件与目标组成的。
解题者在阅读题目的基础上,需要找一找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些什么?或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分析,或画出关联的草图并把条件与目标标在图上,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以顺利实现解题的目标。例如,一年级的求原来有多少,则需要学生能够初步形成这样的一个等式:原来的=剩下的+用掉的(或没有了的)。
(3)确定解题思路。一个题目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必然的联系,这些联系是由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用哪些联系解题,需要根据这些联系所遵循的数学原理确定。解题的实质就是分析这些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运用上面提到的等式,解决“原来有多少”这一类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就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了。
二、语言叙述规范
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程式的过程,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
因此,语言叙述必须规范。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
三、答案规范
答案规范是指答案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要做到答案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原来有多少》这一节中已经要求学生能够加上单位和做出口答,初步有了对学生答案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