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郑承鑫>> >> 正文

《认识分数——几分之一》听课体会

发表日期:2013/11/28 19:56:11 作者:郑承鑫 有1358位读者读过

今天去上元小学参加新教师岗中基地浸润培训,听了徐建干老师的一节数学课《认识分数——几分之一》。这节课似乎很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不少公开课都以之为题。最精彩的要数“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那堂植入广告的课。当然,当相同内容的课面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时,就被演绎成各种版本。

现谈一谈徐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教学准备充分

这堂课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形成对分数的直观形象的初步认识。因此,学具的准备很重要。徐老师给每位学生都准备了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在课后讨论时,老师们讲到“统计与可能性”这课的球的准备时,徐老师笑着说“我已经没收了好几个了,没人要的乒乓球我就捡来了”。的确,在小学,老师经常需要没收一些学生的东西,没收而来的东西到最后又收归何处呢,有智慧的教师可以发回这些闲置物的功能。

、紧扣重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是本课的难点。无论是在教学例2涂出圆纸片的1/21/4时,还是在探讨想想做做的练习时,只要学生回答出一个分数,徐老师总是追问,问什么是几分之一,引导学生说出之所以是几,是因为把这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如此反复强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心中有丘壑,才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渗透数学文化

首先不得不说,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是巨大的。之前,也听过我校汪老师上的这堂课,例题所花的时间比重较多,更多的经历是放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上,而徐老师的这堂课,学生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把时间更多地放在练习上。徐老师的练习不仅仅停留在“想想做做”上,而是渗透了数学文化。比如出示了一个正方形,涂出它的1/21/4 ,让学生说出想到了几分之一,接着又涂出1/81/16…… ,还能再分吗?由此渗进了极限的数学思想。又如,幼儿的头的高度占整个身体的1/4,成人的头的高度占整个身体的1/7,由此渗进了六年级将学的“认识比”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