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
发表日期:2011/6/29 9:24:25 作者:无 有665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
数学作业评语对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 |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
关键词界定:1、数学作业评语: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学习态度、习惯和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用客观公正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书面语作出评价,及时向学生传达、 反馈信息。 2、中年级学生:指三、四年级在校学生 3、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课题名称解读:数学作业中教师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作业正确率。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充满了希望。从而会使学生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
1、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改革对中小学生的考试和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要符合教育方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积极倡导小学阶段取消百分制和等级制,用正面鼓励的评语激励学生进步。” 2、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充分发挥评语的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使全体小学生智力和身心得到全面的积极主动的发展。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而,作业批改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提高。不仅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及失误,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作业批改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原有水平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通过作业评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2、通过作业评语鼓励学生学好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作业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 调查本年段数学老师作业评价的一般方式以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程度 2、 改变批改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用评语指导方法,激发兴趣。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茅塞顿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用评语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个性化的评语在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积极引导,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分析、思考问题,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 (3)运用评语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作业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不服输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计算过程严格把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使学生尽快加以改正。
| |
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 1、调查本年段数学老师的作业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查阅相关材料。 2、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第三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2月) 按照研究方案具体实施研究,并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对研究成效进行系统地总结,在此基础上做好结题工作。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a、 通过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教师现阶段作业评价的一般方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预设研究方案,也有利于在研究中对症下药; b、在整理阶段,对教师和学生实施第二次调查,与前次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处理,便于形成研究结论。 2、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经验。 3、行动研究法 实施研究活动时,采用“预设方案→实施方案→回顾反思→调整方案→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研究方法,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方案,逐步探究出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4、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撰写经验总结,积累材料。
|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课题研究的条件: 1、研究者是一线数学教师且担任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家长接触较多,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2、研究者是一个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小学数学教师,关注教科研,关注学生。 3、研究者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比较强,经常尝试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研究者所在的集体是一个科研意识很强的集体,整体科研氛围浓厚。 预期成果: 1、研究论文 2、经验交流 3、课题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