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比一比》教学设计

发表日期:2011/3/26 19:58:26 作者:无 有768位读者读过

《比一比》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平均数》的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

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㈡过程与方法

1、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方法,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

2、能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主动建构,学会学习。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四、教学难点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六、学生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到统计的有关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关于平均数的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如考试中的平均分、班级的平均年龄等。但学生只是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本节课通过大量、丰富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全面、深刻的认识平均数的意义与现实价值,进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七、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人数相等的套圈比赛

(课件出示套圈比赛的情境,谈话导入。)

春天到了,春天到了,草原正在举行套圈比赛,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第一次套圈比赛的统计图)看,这是羊队、狼队每个人在相同时间内套中个数的统计图,一个方块表示套中一个。比一比,哪队获胜了?

集体交流

2、人数不相等的套圈比赛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总数知道了羊队获胜了。但狼队并不服输,他们约定再和羊队比一次。可到了比赛那天,慢羊羊生病没能来,大家又都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于是比赛照常进行。

(出示第二次套圈比赛的统计图)瞧,这是第二次每个队员在相

同时间内投中情况的统计图。这一次你知道哪队获胜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套圈比赛的问题情境,请学生做裁判判断哪个队获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突出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和价值。】

㈡自主探究,理解意义

1、讨论如何比较两个队的实力,感受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⑴小组讨论

请大家做个公正的裁判员,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评判结果和你评判的理由。

⑵全班交流

①你比的是什么?说一说。

可能出现的结果:A、狼队获胜。

学生可能认为狼队套圈总数比羊队多,所以狼队获胜。

B、羊队获胜。

可能认为羊队套中最多的是10个,而狼队套中最多的是8个。

学生可能说羊队平均每个人套中7个,狼队平均每个人套中5个,所以羊队获胜。

你觉得这样比行吗?他比的是什么?

C、学生可能说没办法比较,让羊队再加一个人再和狼队比,看哪个队投中的总数多。

②教师把学生的观点归纳罗列出来后,问学生:到底怎么比才公平、合理呢?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从两队人数相等到人数不等,引发学生讨论怎么比较哪队获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处于原有的知识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的认知冲突状态,进而引入平均数,让学生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另外,教师应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搭建讨论平台,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与争辩,让学生有根据的说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合作与交流。】

⑶小结: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会常常遇到,所以当参赛两队的队员人数不同时,比较最高成绩、最低成绩、总成绩这些方法确定胜负都不公平、不合理,比较公平、合理的办法是看每个队平均每个人投中的球数,也就是比较每队投中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⑴羊队平均每个人投中几个球?请你想办法算一算。

个人独立思考。

全班交流,感知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的方法

(请学生在黑板上把狼队中投中多的队员的球移给投中少的队员,最后大家变得同样多。)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狼队平均每个人套中7个的?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

方法二:用套中总数除以人数算平均数

除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平均数,还有其他方法吗?

指名回答

7+10+8+3÷4 =7(个)

 7+10+8+3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呢?结果7表示什么?

⑵狼队队员投中的平均数是多少呢?

①让学生估计狼队投中的平均数。

你们怎么不估计比4小,怎么不估计比8大呢?

指名答

师: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它一定比这组数中最大的数小,比这组数中最小的数大。

②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8+7+4+6+5) ÷5=6(个)

为什么要除以5呢?

谁来说说我们怎样用计算的方法求每队队员投中的平均数?

用每队投中的总数除以这个队的总人数就是该队队员投中的平均数。

3、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看图说一说:哪个队获胜了?以狼队投中的平均数6追问:是不是说狼队每人真的都投中6个了吗? “6”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这个数?6是8、7、4、5、6这组数的平均数,它比较好地表示了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生动、直观的优势,借助统计图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这种理解有一定的直观图形表象支持,符合三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

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或者计算的方法求出了每队投中的平均数,知道了每个队投中的整体水平,并比出了获胜队是羊队。其实,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用处可多了,我们用它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㈢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秘密武器一

课本94页第2题

 

秘密武器二

夏天快到了,红太狼想去河里游泳。(红太狼身高100厘米)

小河的平均水深是80厘米,红太狼下河会不会有危险呢?

秘密武器三

草原举行合唱比赛,6位评委给羊队的打分如下:

9分   9分   10分   9分   2分  9分

羊队的平均分是:(9+9+10+9+2+9)÷6=8(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羊队的平均分是:

(9+9+9+9)÷4=9(分)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