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立足现状 逐步提高

发表日期:2012/6/9 20:37:56 作者:无 有626位读者读过

一年级上册的《统计》主要是学习使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本节课的《统计》是对它的补充。所以,课的一开始,我首先利用他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和学生一起复习旧知。接着设计一个“考眼力”的环节,画面不断飘过他们认识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然后问“你知道一共过去了多少个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吗?”一方面,因为不是事先的提问,他们不可能全部记住;另一方面,可以追问,我们可以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吗?这样,新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差距,造成一种矛盾,由此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统计的过程中,我也注意让学生进行“真”统计,将他们的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展示,并一一对比,最终确定最为简便、准确的方法。让学生说出多样化的统计手段,并提取出最优的方法,应该远远好过教师直接陈述某种方法。

在进行“抛一抛、记一记”的游戏环节时,我吸取前一次教学一年级这一部分内容时的教训,注意清楚地告知学生游戏规则,记录的方法,抛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等。毕竟,他们只是一年级的孩子。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放慢脚步,耐心的等待,也许他们的操作不是那么规范,他们的动作还有些笨拙,可这才是孩子最本真的表现,我们要做的不是拔苗助长,而是一种等待他们的发现、他们长大的耐心。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的经验的积累,3次“考眼力”,一次比一次要求具体,方法明确,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积累感性经验,并逐步上升至理性的认识,让他们在体验中思考。

当然,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们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进课堂中随意插嘴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一方面打断了其他学生的有序思考,也很有可能将他们引入误区,另一方面,这也打断了教师的课堂节奏,使得本来可以有序进行的环节被破坏。要求自己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注意并逐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