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发表日期:2012/4/19 17:21:04 作者:无 有602位读者读过
在这节课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学生都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活动。纵观全课,具体地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认识还是第一次见到。在本课中,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是角,再进一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本课中从始到终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一开始让学生找角----指角----做角----画角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发现并认识角,进一步体会到角的本质特征。
三、 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乐于展现自我,保证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在本课结束时“创造角”这一拓展延伸活动设计得非常精彩,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自己思考选择哪种材料能创造出角?并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本节课中挖掘教材,通过游戏让角变大、变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样做,使学生既轻松的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角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难点,又拓展了本课的知识深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把抽象知识直观化。让学生先找生活中看到的角,然后利用电脑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角与角的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能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方式,突出“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