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青年教师博客>>王晓静>> >> 正文

体验,和孩子一起成长

发表日期:2013/12/30 19:12:03 作者:王晓静 有672位读者读过

最近在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很早以前就有人向自己推荐这本书,也经常听身边的同事提及过。书中的小林宗作老师把体验带进了整个教育教学。多少年以后的今天,他的学生,一个淘气的小女孩,如今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黑柳彻子把我们带进了这个“巴学园”,让我们再次理解体验带给我们的美丽。

体验教育是通过实践来让学生得到真实的感悟,从中提高认识、明辨是非,从而不断来完善自己。引导和组织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服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体验是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引导孩子们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心理体验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理想、信念的确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实践中完成。那么,在少先队开展的各项体验教育活动中,怎样才能使教育活动的目标潜移默化,为成长中的孩子们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们在着力抓好中队自身建设基础上,把目光对准了少先队中队活动,我们的中队活动在引导队员体验的过程中,重视了孩子们的主人意识,加强体验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我们的个体为基础,体现自主性

自主,是少先队活动的根本。自主,它强调要尊重队员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中的主人翁精神。我们在设计中队活动时,始终把自主放在第一位。如:我们在组织“谁是故事大王”比赛时,鼓励每一位队孩子积极参与,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小组交流说,全班竞赛说。辅导员的任务主要是指导、帮助孩子们当好实践活动的主人。由于整个活动,一切由队员当家作主,让队员们在队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验中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培养了大胆创新的能力,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和有效度。

 

二、我们的动手为载体,体现实践性。

实践性是体验活动的重要特性。在实践活动中,人是主体,实践是客体,人的体验是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经历,亲口“把梨子的滋味尝一尝”,才可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升华,找到真正的内心体验。在《比比,哪位植物妈妈最有办法》活动中,布置孩子们回家收集资料,最好能带回样本,并说说植物妈妈的办法。在全班的交流汇报中,比比,哪位植物妈妈最厉害?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体验。

 

三、我们的生活为主要内容,体现趣味性。

趣味性是少先队活动设计的重要因素。对队员来说,没有趣味的活动,便没有吸引力,更难以激发他们参与体验的主动性,还会影响少先队的感召力。我们在设计中队活动时,注意广泛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各种体验活动。如:我们组织的“小伙伴,我想对你说”的活动,就是深受孩子欢迎的。孩子们在日记中敞开心怀,说着各自的心事,在交流中,孩子们理解了,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